通訊員 沈亞萍
“擋車、縫襪、翻襪、定型、脫板、包裝……”走進旬陽市麻坪鎮麻坪社區工廠,工廠內機器轟鳴,眼前一派生產忙碌景象,工人們分工明確、動作嫻熟,專心致志干著自己所負責區域的工作。
“不用出遠門,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工作,上崗前,我們經過了一個月的培訓,現在我對生產流程熟悉了,技術水平也提高了,工資會按照計件制計算。只要我好好干,一個月工資三四千塊肯定沒問題,還能隨時照顧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準備在這里長期干下去。”工作休息間隙,麻坪鎮海棠寺村村民周高紅說道,臉上流淌著自信的微笑。
麻坪鎮作為邊遠的農業鎮,以農耕為主,就業機會缺乏,導致青壯年勞動力大多外出務工,剩下的往往是“三留守”人員,尤其是年輕的留守婦女,因家里孩子老人需要照顧,無法外出務工。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民之所想,我之所為。麻坪鎮黨委政府把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努力為廣大群眾尋找“既能顧家又能增收”的路徑。
2022年初,麻坪鎮積極聯系,主動出擊,多次外出考察學習,最終確定招商引資安康棉成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的襪子生產項目。自社區工廠裝修施工建設以來,就激起了當地群眾極大的就業愿望,當聽到社區工廠招工信息時,短短幾天登記報名人數就達200余人。
“我們的‘襪子廠’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技術含量不高,工人只需要通過短時間的培訓即可上手,能夠有效吸納集鎮勞動力,社區工廠的投產運營實現了群眾‘家門口’就業的美好愿景,同時也解決了我公司用工難問題。”麻坪鎮社區工廠主管生產的負責人說道。
截至目前,安康棉成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已在麻坪鎮社區工廠投資2000萬元,投入數控智能織襪設備120套,招聘培訓在職員工70余名,預計年生產1500萬雙成品襪子,年產值可達5000萬元以上。
據悉,麻坪鎮將不斷拓寬轄區困難家庭、搬遷群眾、留守人員等群體的就業渠道,開展就業培訓,積極宣傳就業政策,開辦社區工廠,讓越來越多的鎮村群眾走上就業崗位,實現增收顧家兩不誤,為助推鄉村振興蓄勢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