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楚珺
“大家現在看到的這面墻,展示了咱們金寨近些年取得的榮譽。尤其是全國文明村鎮、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鎮、全國六好鄉鎮(街道)工會這三塊國字招牌,含金量很高。”近日,在旬陽市金寨鎮第十一屆集體升學禮的最后一站,10名準大學生、家長代表聚精會神,聆聽著金寨鎮鄉村博物館講解員的解說。
學生和家長們一同參觀鄉村博物館
“金寨因大、小金河水繞著大寨子流過而得名,歪頭山,九龍瀑布,這些景點都值得一看。”“陳氏中藥治療胃病、張河傳統接骨技藝、手工粉條技藝,這些都是我們的非遺項目。”“這一面墻展示了村規民約,家風典范和咱們評選出的‘新民風十星級文明戶’……”在鎮史溯源、非遺高地、鄉風醇和、時代新風四個版塊,同學們跟隨著講解員的腳步走走停停,開啟了一場“沉浸式”探索學習。
“這是金寨歷屆優秀大學生名錄,你們的名牌正在制作中,以后也會陳列在這里。”在“點睛未來”模塊前,同學們一面認真學習學姐“北大才女”張天旭的事跡,一面感嘆著近年來家鄉的變化之大。
“以前比的是誰吃得好穿得好,現在比誰學得好,考得好。這種環境很催人奮進。”學生代表劉洵有感而發。“有了新民風,集鎮環境大變樣,鄰里關系也和諧了,這樣的環境里,學習生活都感到輕松愉快多了。”一旁的陳瑩同聲相應。“家風正則民風淳,以后我走到哪里,就要把金寨的新風帶到哪里!”馮彪接著說。“我們金寨很重視新民風建設,尤其在學生培養方面,不搞人情攀比、不搞謝師宴升學宴,重視學生的素質培養。”作為金寨鎮中心小學的一名教師,學生家長劉芳感觸頗深。
參觀前,金寨鎮舉行了優秀考生座談會,鎮領導、教師代表和各村代表參加了會議。會上,宣讀了《表彰決定》《弘揚新民風、拒絕“升學宴”倡議書》,準大學生及家長們簽訂了拒絕“升學宴”承諾書,紛紛表示將自覺踐行新民風,堅持移風易俗,不操辦“升學宴”“謝師宴”。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為11名準大學生頒發了榮譽證書。
“我們今天舉辦的集體升學禮,是我們文明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通過開展類似的活動,讓儀式感回歸淳樸,既對學子們表示了祝福和鼓勵,同時也倡議學生家長抵制升學宴,教育引導廣大群眾自覺遏制人情風,大力推進以‘誠、孝、儉、勤、和’為主要內容的新民風建設,在全鎮營造風清氣正、向善向上、文明節儉的良好風尚。”鎮黨委書記任興斌介紹說。
據了解,該鎮先后被評為省級衛生鎮、省級生態鎮、全省農村移風易俗工作先進鎮,2017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村鎮”、2018年被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等六部委授予“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鎮”榮譽稱號。2015年以來,全鎮推選出220名鄉賢,成立12個道德評議委員會,開展道德評議130余場次,評出凡人善舉和“草根英雄”260人次,評出后進典型人物、案例65人(件)次,曝光后進典型54人,幫教轉化54人次,有力扭轉了社會風氣,逐步形成了遵紀守法、誠信知理、勤勞節儉、互助友善、崇德孝仁的良好社會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