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畢業后參加工作,旬陽人石金芝先后從事過多種行業,多年來她堅持敢打敢拼,憑借自己敢想敢干、敢于追夢的精神,最終在她創辦的旬陽市金誠合作社的舞臺上綻放了自己的光芒!
乘著脫貧奔小康的東風,2017年石金芝放棄了已從事了10年的酒店、工程行業,在熟悉農業產業政策和創業政策后,遠去山東、河北、河南、江西、東北等地考察,最終經過大量的市場調研分析,決定讓山野菜這個綠色有機產品搖身變為市民們餐桌上的美味珍饈!
“腦子怕不用,身子怕不動。”石金芝一直這樣激勵自己。不走在基層一線,那就是空談;不學習創新技術,那就永遠落后。勤勤懇懇從基層一線服務工作開始,不斷通過努力學習山野菜種植技術,石金芝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成立了旬陽縣金誠生態農民專業合作社,立足“總合作社+村合作社+產業基地+農戶”的精準扶貧模式,依托陜南山區地域優勢,大力發展生態山野菜人工種植。
經過調整合作社的產品和市場定位,石金芝迅速靠新模式帶動了5個鎮16個村發展野菜種植。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17年,合作社帶動800余戶種植戶參與生產,其中在冊貧困戶912戶。
在企業發展的同時,勤勞能干的石金芝也不忘回饋社會,向敬老院捐贈衣帽,幫扶貧困大學生,為銅錢關鎮捐贈醫用酒精、口罩等物資,向旬陽市扶貧局捐贈物資,組織旬陽市職業農民協會會員獻愛心,向西安外國語學院捐贈蔬菜30余噸等。
幾年來,在石金芝的帶領下,合作社共計輻射全市5個鎮發展山野菜、蒲公英種植,目前帶動全市近1300余戶農戶種植。
現如今,走進合作社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對蒲公英等野菜進行漂燙,真空包裝的竹筍、雪櫻子等野菜,已經打包好準備發貨,冷庫里儲藏的野菜等待著錯季節銷售。通過不斷踏實工作,一邊積極學習,并推廣先進的生產理念,石金芝不斷推廣金誠生態合作社種植新技術、新品種、增加深加工的新設備,合作社正以昂揚的姿態大步向前。
功夫不負有心人,石金芝的事跡也迅速得到了諸多新聞媒體的采訪和宣傳,石金芝被推薦為旬陽市第一屆人大代表、安康市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