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楊才偉 雷紀鋒
2022年3月7日,秦創原(安康)創新促進中心旬陽分中心正式獲批,標志著旬陽高新區加快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邁入新的階段。
一年來,旬陽高新區深入貫徹落實省市秦創原工作部署,成立對接融入工作專班,創新工作舉措,加快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2021年,旬陽高新區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94.45億元,同比增長57.9%,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44.1%,較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
圍繞“一條主線”,加快融入
2021年以來,該區立足實際,加強既有政策與“秦創原70條”的接續落實,制定出臺了《旬陽高新區加快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全面推進體制融入、活動融入和網絡融入。領盛科技公司在西安建成近1000平方米異地研發中心,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通過答辯;捷明樂集團在西安建設產業轉移中心,為江浙區域項目、人才來旬搭建平臺;中科納米、潤農實業等一批企業工程中心為企業產品研發、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區內企業參加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路演活動、陜西省首屆秦創原高價值專利大賽、秦創原創新創業大賽等各類活動26家次。
建好“兩大平臺”,提升承載
該區充分發揮政府“有形的手”引導功能和市場“無形的手”調節功能,建好旬陽高新科創中心和蘇陜捷明樂科創園“兩大平臺”,形成具有旬陽特色、符合實際需求的承載、落實和推進模式。
旬陽高新區投資建成了1.3萬平方米旬陽高新科創中心,中心包括創新創業孵化、產品展示、行政管理、電子商務、檢測檢驗、投融資、信息咨詢、培訓等功能區。視頻會議中心、網紅直播間等共享空間全部向企業開放,展示中心先后接待1900余人次參觀,孵化中心累計簽約40余家企業入駐,該中心已被認定為省級眾創空間。
該區招商引進江蘇捷明樂集團,按照政府引導與市場化運作并重的方式,正在加快推進蘇陜捷明樂科創園建設,營造優良創新生態,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構建政、產、學、研、用、金、信協同發展的全鏈式、生態化、系統化、聚集化、規模化協同創新民營示范科創園區。目前,意向入園項目36個,已落地7個,正在進行配套設施和中(小)試車間建設。
聚焦“三大重點”,創新發展
加強科技型市場主體培育。旬陽高新區建立完善“平臺+人才+產業”的創新發展機制和“微成長、小升高、高壯大”梯次培育機制,加大科技型市場主體培育力度。2021年,認定潛在瞪羚企業1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31家,認定、復審專精特新企業5家,高企總數達到12家。今年,計劃培育高新技術企業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0家、專精特新企業5家。
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該區發揮企業主體地位,采取“揭榜掛帥”等新型聯合攻關模式,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目前,區內十余家企業與中國農科院、西安石油大學等二十余家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用合作。單液流電池研發等7項技術需求成功破解,引進、轉化新工藝、專利技術23項,登記省級科技成果60項,成果帶動新增產值4.73億元。
持續推進招才引智。旬陽高新區大力宣傳倡導秦創原引用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政策,組織企業參加創新創業大賽,推動“科學家+工程師”隊伍建設,推進校企對接合作、科技人才入庫,全力開展“招才引智”工作。2021年,入庫科技人才59人,引進高級專技人才30余人、外籍及海歸博士3人、國內高校教授副教授4人。
據了解,該區下階段將緊緊圍繞平臺功能完善、推進重大成果轉化、爭取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完善科創服務體系等方面繼續加力加速深度融入秦創原省市創新驅動平臺,打造縣域科創新高地,推動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