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龔德波 李建軍
改革是推動發展的源動力和“關鍵一招”。旬陽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安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決策部署,聚焦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瓶頸障礙、影響治理效能的主要矛盾、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推動改革和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一系列改革舉措“落地生根”,改革紅利加速釋放,為旬陽加快全面崛起和“一強五好”陜西強市建設注入新動能。
“放管服”改革激發新活力
“以前注冊公司要花費大量時間、跑好幾個部門才能辦理下來。現在寄快件提交材料,收快件領取了證照,坐在家里就能快速把手續辦理下來。真是沒想到,太方便了!”旬陽市吉家坡富硒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謝銀波介紹自己的證照辦理過程時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發展出題目,改革找答案。過去群眾辦理審批手續需要到多個部門、多個窗口遞交資料,審批環節多、時間長。推行“一枚印章管審批”以來,已劃轉相對集中許可權改革事項324項,對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流程深度精簡再造,較以前辦理環節壓減50%、申報材料精簡40%、辦理時限縮減60%,審批改革日趨標準化、規范化、集成化、法制化。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準入服務等4種方式實施“證照分離”,第一批梳理涉企經營許可事項35項,推進行政許可事項承諾時限壓縮79.14%,“最多跑一次”事項占比99.09%,即辦事項占比50.11%,網上可辦率96.15%,贏得了群眾點贊。
改革松綁,窗口便民。全面啟動“旬速辦”模式,推行“一廳辦”“網上辦”“就近辦”“公開辦”“一次辦”,按照“一個窗口”解難題、“一號通辦”管服務、“一個通道”提效能的要求,打造優質高效的政務便民服務。創新設立“疑難事帶您辦窗口”,科級干部輪流到窗口坐班,現場看、跟蹤問、親自辦,解決各類難辦事,開通政務服務熱線一號通,統一政務服務事項咨詢、建議、預約、投訴、舉報入口,實現“一號對外、集中受理,分類轉接、及時響應”,暢通群眾咨詢業務辦理渠道。
栽好梧桐樹,方引鳳凰來。通過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不僅重塑政府和市場關系,更打造了高效透明的政務服務和營商環境。旬陽市委、市政府出臺了《旬陽市招商引資項目落地保障九條措施》等6個招商引資系列服務保障辦法,探索建立了專業+全員雙互補、“131”模式+招商分局雙結合、傳統+創新雙推動、獎勵+重用雙激勵、考核+懲戒雙倒逼的“五雙”工作機制;推行市級分管領導負責,招商服務中心、高新區“+”涉關部門的“2+X”招引機制;深化市政府分管領導負責,發改、經貿、財政、自然資源、高新區“+”涉關鎮、部門保障項目的“5+X”落地服務機制。對全市重點項目采用全程幫辦代辦、提前指導、聯合踏勘的服務模式,將涉及的住建、自然資源、環保、水利、供水、供電等相關許可事項整合集中,提供從立項審批到項目落地“一站式”服務。2021年市級領導帶隊赴外拜訪客商51次,在旬接洽客商65批次,小分隊招商30余次,簽約項目92個,引進資金104億元;新培育市場主體16142戶、“五上”企業31家、高新企業3家,新認定省級龍頭企業4家,助推市域經濟走上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小切口”改革服務“大民生”
2021年4月3日下午,湖北籍陳某發現呂河鎮險灘村某農戶不在家,遂從臥室后檐窗戶翻入實施盜竊,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一位村民發現其入村時形跡可疑,一直關注他的動向,發現行竊即報警并迅速聯合周圍群眾將其控制,審訊中發現陳某系長期在鄂陜流竄作案的慣犯。
險灘村是旬陽市創新開展“挨戶防”的首批試點村,群眾自發建立了院落微信群,安裝視頻監控,成員自主開展巡邏巡防,共同看家護院,形成了民警指導、戶防長組織、群眾參與的“三維閉環”治理模式,群眾“聯戶連院、鄰里守望”互助聯防已經成為常態。
旬陽市在推行“321”基層社會治理模式中,融入“黨建引領·三治融合”“三力聯調”“挨戶防”等旬陽創新元素。尤其是推行“挨戶防”小切口改革以來,組織群眾守望互助,逐步形成“五戶十戶一聯防、鄰里鄰外相守望”的治安互防網絡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全市2021年刑事治安案件同比下降89.1%、79.3%,經驗做法被新華社等中省媒體相繼報道。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群眾關心期盼什么,改革就抓緊推進什么。旬陽市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瞄準關鍵點和突破口,堅持以“小切口”助推“大變革”、服務“大民生”,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
持續擦亮改革品牌,讓群眾共享改革紅利。不斷深化“道德評議”改革舉措,遏制了紅白喜事大操大辦、人情份子盲目攀比等歪風邪氣,激發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活力,不斷弘揚正能量、激蕩好風氣,朱海義榮獲第八屆全國見義勇為道德模范;持續深化“小菜園、小庫房、小公墓、小飯桌”“四小工程”,讓搬遷群眾種菜不再難、農具棺木等物品物資有處存放、安葬老人不再愁、生活不能自理的能按時吃熱飯,消除了搬遷群眾的后顧之憂;持續優化民營企業訴求解決及反饋機制,按照“三單”運行模式為企業解決遺留問題50余起;持續完善市鎮村三級勞務服務體系,按照“三單七步”工作法做好勞務服務,與1723家企業建立了勞務合作關系,年轉移就業8.3萬人、實現增收18億元,“旬陽建工”被人社部評為就業勞動類勞務品牌。“道德評議”“村級勞務公司”入選安康市“十大改革案例”。
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衛生健康和醫療保障事業發展,鞏固醫共體建設成果,下沉優質醫療資源,跨區域組建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11個專科聯盟,群眾不出市就能獲得優質的醫療資源;推進醫保付費總額控制試點,完善了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機制,推行異地就醫電話備案制度,備案服務平均辦結時間5分鐘,提高了服務效能,減輕了群眾就醫負擔。
搶抓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政策機遇,完成市鎮村三級原脫貧攻堅領導體制、工作機構和責任體系向鞏固銜接轉型,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見大效、三年成樣板、五年出成果”的思路,啟動“1鎮22村6個樣板”鄉村振興示范建設行動,每鎮至少建成1個示范村,真正串點成線,以點帶面,形成示范,引領各村向全面鄉村振興轉型。
“強機制”夯基鑄魂助崛起
2021年8月26日,在旬陽市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上,安康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四大家”主要領導悉數出席,時任市委書記趙俊民在講話中強調,旬陽撤縣設市是旬陽人民期盼已久的喜事,也是安康發展史上的大事。旬陽市的設立,標志著旬陽發展揭開了嶄新一頁,希望旬陽立足新起點、搶抓新機遇,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氣魄謀劃和推動發展,努力在譜寫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中樹標桿、走前列,為加快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旬陽把撤縣設市作為近年“最大最重要的改革”,經過多方不懈努力,46萬人民的撤縣設市夢想成真。進入“縣”與“市”交替轉承的新發展階段,要求旬陽必須以問題導向倒逼改革創新,改變傳統發展的邏輯和軌跡,顛覆根深蒂固的思維和理念,建章立制,系統協同推進各領域改革,展現旬陽改革發展新氣象。市級領導通過開展大調研、大走訪、大討論,清醒認識市情民情、深入思考差距不足、全面明晰目標定位,借鑒“蘇南”模式,深化對“全面崛起”的戰略研究,響亮提出了“全面崛起”宏偉目標,勾畫了“一強五好”美好藍圖,明確了“3456”工作部署。引領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因“市”而謀,順“市”而為,借“市”而起,乘“市”而上,以趕考的姿態跨入旬陽市,開創旬陽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以思想破冰引領改革突圍,以釘釘子精神狠抓任務落實。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作為工作的總綱,出臺市委常委會議事規則、市委請示報告工作細則、“三重一大”事項決策實施細則、黨政群機關干部輪崗交流辦法等一系列制度,建立了確保“兩個維護”落實的具體制度和“第一議題”制度,讓決策更加科學、領導更加有力、運行更加規范、落實更加高效。創新推行市級領導包抓重點工作報告、推進工作落實、市直部門任務量化評比、鎮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季度觀摩點評等制度,發揮“關鍵少數”牽頭抓總作用,調動各鎮各部門干事創業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工作項目化、任務清單化、落實制度化”推動全市重點工作、重點任務高效落實,形成一級為一級負責、一級為一級擔當、齊心協力抓落實的良好局面和爭先進位、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創新推進黨建工作,以“支部班子強、支書能力強、黨員作用好”“兩強一好”創建為載體,抓實抓好基層組織黨建工作,村、鎮、市三級換屆后,新班子呈現“學習好、進入角色快,精神好、落實行動快,干勁好、克難攻堅快,口碑好、融入群眾快”“四好四快”新氣象。狠抓人才培育招引,成立了鎮、村鄉賢會42個,評聘全市首屆拔尖人才20人,引進緊缺人才21人,完善“引留育”工作機制,大力發展歸雁經濟,春節前后共組織各類形式的歸雁經濟座談會和招商活動22場次,吸引旬陽籍企業家、在外創業成功人士關注旬陽、支持旬陽、投資旬陽,僅市級懇談會當天簽約項目6個、引資81.18億元。
不斷深化鎮人大工作“三位一體”整體推進長效機制,人大監督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邁上新臺階。2021年4月9日旬陽縣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旬陽縣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實施辦法(草案)》,并對黃虎路高家溝段改造工程、直流快速充電樁建設、小河北社區停車場建設等6個民生實事項目進行票決,列入年度民生實事實施項目,市鎮人大票決民生實事實現“全覆蓋”,目前市鎮兩級人大票決實施民生實事項目500余件,政府決策與群眾需求精準對接,凝聚了發展合力,解決了一批群眾迫切期盼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