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李從棪)近年來,旬陽縣金寨鎮嚴格按照省市縣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統籌利用撂荒地的工作要求,突出科學規劃、分類指導、因地制宜,全力遏制耕地撂荒,鼓勵農戶復耕復墾復種。
該鎮成立鎮長任組長,分管副鎮長為副組長,鎮農業站、經濟發展辦等相關單位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各村(社區)實行村主任負責制,落實專門人員具體負責此項工作。該鎮嚴格落實網格化管理模式,確定鎮、村、戶代表三級網格員分片包段,落實工作責任,對全鎮耕地和撂荒地進行全覆蓋、地毯式排摸,摸清地塊的承包關系、土地現狀,根據撂荒性質和原因提出復耕計劃和措施。
為解決撂荒地耕種難的問題,從2016年起,該鎮已將郭家灣、小營、寨河、花房、張河、權口、譚家院等村(社區)分別規劃為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重點村,多年來累計利用撂荒地實施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達500余畝,配套完善灌排水、產業道路、農田防護等設施,讓撂荒地變成了“豐產田”。
對確不適宜發展糧油產業的撂荒地,該鎮深入推進“一村兩三品、一戶兩三業”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長效產業拐棗、核桃、特色林果等;中效產業發展魔芋、中藥材等;短效產業發展煙草、畜牧、蔬菜等。截至目前,全鎮累計發展烤煙6800畝、魔芋5000畝、中藥材2000畝、核桃1200畝、拐棗11000畝、特色林果1200畝、蔬菜500畝。
據了解,該鎮現已完成2600畝撂荒地復耕。下一步,該鎮將從技術、土地流轉、資金等給予支持,發動群眾積極開展復耕復種工作,以撂荒耕地復耕復種作為新機遇,推進農業高效化和產業化發展,讓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