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萬百惠
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鄉村振興發展,確保農戶持續增收,旬陽縣雙河鎮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依托本土隆科種植專業合作社,立足產業發展經驗優勢,發展辣椒“訂單農業”,保增產、保增收,一張張“訂單”,將農戶們嵌在了致富鏈上。
“辣椒作為短平快產業項目,易栽植、耐抗病、產量高,1畝地保底能產1500斤,按1斤2塊錢算,1畝地至少可收入近3000元,比同類型其他作物收益更加明顯,可帶動更多村民致富增收。”3月12日,在雙河鎮高坪社區召開的雙河鎮辣椒產業推進會上,來自各村的黨支部書記和合作社業主們紛紛對辣椒產業的發展前景表示贊同。
該鎮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訂單+合作社+保底價”產銷掛鉤,以銷定產的“訂單農業”模式,實行“統一籽種、統一技術、統一標準、統一價格、統一收購”的“五個統一”管理模式。綜合各村種植條件、種植習慣、種植潛力等因素,科學性、針對性地劃撥辣椒種植面積,組織公司與合作社、種植農戶簽訂規范化、標準化的辣椒種植收購合同,以先行提供籽種,后期收購時扣除種苗款的方式,打消農戶簽訂訂單的顧慮。
“現在種辣椒不僅會統一進行培訓指導,還有實實在在的保底價,大家大膽種、放心種。” 在村小組會上,村干部鼓勵動員能人大戶、分散戶,特別是貧困群眾積極參與。
“我現在40多歲,按理說,出去打工完全不成問題。但是媳婦長期生病在家,還要帶小孩,我個人外出務工心里總不踏實。可不出去吧,收入又成了問題。現在能跟著合作社種辣椒,每畝保底能收入3000元,不僅有技術指導還包收購,收入完全不成問題。”檀木村貧困群眾楊大哥拿著剛剛簽好的收購合同說。
以市場為主體,保底價格收購外觀色澤鮮紅,無蟲椒、無雜椒、無腐爛及其他花皮雜質、無泥土、無水分的成熟全紅帶把的辣椒。同時,針對采收尾期因氣候原因無法變紅的辣椒,依據市場青椒價格收購,確保顆粒歸倉,應收盡收。
“起壟覆膜是辣椒生產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環節,對辣椒生產起到排水、保水、保肥等作用。”“用花灑澆水,等收水后,蓋上地膜,最后用細竹竿或竹片圍成小塊拱架,再覆蓋薄膜,兩邊用磚壓實,以便隨時揭膜,通風換氣。”雙河鎮辣椒種植培訓會現場熱火朝天。
“過去家里種辣椒,都是自家種自家吃,沒想到種小小辣椒竟還有這么多學問,還好今天來了,不然這個損失就大了。”望月村黨支部書記說。
該鎮農業綜合站全程面向各村,提供辣椒苗床管理、田間管理、病蟲防治等8方面技術的專業指導、現場教學、線上咨詢服務,并將適時邀請縣農技專家在定植、采收、縮果的各個環節到村到戶“把脈問診”,現場教授科學栽植“良方”,確保技術管理培訓到戶、田間管護到位。
展望未來,雙河鎮鎮長張卿對全鎮辣椒產業高質量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我們將堅定發展信心,找準保障和促進辣椒產業發展的著力點,形成干部、企業、群眾同抓共管辣椒產業發展的合力。搶抓農時節令,加強技術指導,強化督促落實,營造健康的發展環境,讓農戶見到真正的實惠。”
據了解,自脫貧攻堅以來,雙河鎮積極探索發展農業產業,先后發展軟籽石榴、火龍果等高效產業共計2500畝。今年,雙河鎮將帶動全鎮19個村(社區)發展辣椒產業20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