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顏康)3月5日,旬陽縣城至段家河的8路公交開通,又一項民生工程落地惠民。“2016年以來,全鎮圍繞民生改善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先后實施產業循環路、通村通組路、連戶路等32條92公里,修建4個慈安便民橋,累計投資7500余萬元。”段家河鎮長徐先宏用一組數字濃縮了艱辛前行求發展的點點滴滴。
地處旬陽縣城以西的段家河鎮,共有11個村(社區)1.8萬余群眾,江南、江北一江之隔,對于江南8600余群眾來說,出行一直是個難題,為了破解制約發展的交通瓶頸,當地政府一方面積極拓寬改造呂力路,一方面啟動實施通村到組硬化路,到2020年底,江南5個村基本實現了通村水泥路、致富產業路交相輝映的交通布局。
“我們村離鎮有11公里,前些年到鎮開會,天不亮就要走,碰上雨天摩托車還打滑,好比出趟西安,那時真是苦了村里的百姓了。”在力唐路竣工儀式上,唐莊村支部書記鄭武柱這樣說道。
為了徹底解決和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該鎮遵照群眾意愿,積極向上爭取,2019年啟動實施的段家河漢江大橋正在按預期速度進行建設,目前4個橋墩主體出水面,預計年底大橋實現全面竣工通車。屆時,全鎮江北與江南大交通形成大循環,南北兩岸都能下到旬陽,上通安康,發展速度將實現質的提升。
相比于江南,江北6個村G316國道橫穿而過,交通條件較為便利,產業起步較早,為了提升產業發展后勁,該鎮先后打通李家莊至薛家灣14.2公里產業路,形成了一條集觀光旅游、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山上風景帶,每年櫻桃花開、采摘季節,吸引游客累計達10萬余人。在文雅、北庵等村,拐棗、香櫞產業路直通群眾家門口,省去了來回奔波的辛勞,解決了群眾一門心思發展產業的訴求。如今,累計實施的46.2公里產業致富路遍布山間田野,宛如一條劃過天際的絲帶,成為了當地群眾致富增收的康莊大道。
伴隨著“十四五”良好開局,搭載著便民綠色直通車,在鄉村振興舞臺上,圍繞漢江兩岸百里畫卷建設、庫區水電移民、風力發電等重點惠民項目建設,段家河將一如既往地把一系列民生項目做實做優,真正便民利民,使其成為不斷前行的強大動力和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