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馬瑋 段偉秩
冬日暖陽下,蜿蜒盤旋的水泥路如同經脈般貫通整個珍珠村,四周環境清幽,衛生干凈整潔,珍珠村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以前可不是這樣。”旬陽縣金寨鎮珍珠村黨支部書記吳清龍介紹。珍珠村距離金寨鎮政府18公里,位置偏僻、自然條件差、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出行難、上學難、就醫難、買賣難,這是村民發家致富的“攔路虎”。2018年伊始,包聯珍珠村的市公安局派出精干力量,和鎮村干部一道,經過反復走訪、調研、論證,為這個深度貧困村量身定制幫扶計劃,確定了道路改擴建、黨群服務中心等建設項目。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走出深山的路打通了,珍珠村的基礎設施、村容村貌慢慢發生了變化,產業也慢慢發展起來了。珍珠村過去產業結構單一,群眾收入不穩定,面對土地“碎片化”、產業“零星化”的困境,鎮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因地制宜、長短結合,修建產業路方便群眾發展生產,發放產業獎補資金調動群眾生產積極性,合理利用銀行貸款等方式解了發展資金短缺的燃眉之急。經過接續努力,珍珠村傳統的煙草、畜牧、勞務產業得以鞏固,拐棗、魔芋、光伏、五味子四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花椒、黃花菜、金銀花、中藥材等特色產業逐漸形成規模。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在脫貧攻堅戰役中,珍珠村始終把辦實事、暖民心作為重中之重。48位村民在家門口享受慢病篩查和殘疾證辦理,6名初中畢業生順利就讀技校,干部幫助村民銷售豬肉、土雞、甘蔗酒等土特產品價值15萬余元……干部們用真情來幫扶,一樁樁實事好事溫暖了民心,托舉起百姓穩穩的幸福感。
如今203戶628人的珍珠村,組組修通水泥路,家家用上自來水,戶戶通了電,網絡全覆蓋,面貌一新的村委會、功能齊全的衛生室,還有明亮的路燈、整潔的庭院、美好的新生活,構成了一幅新時代的美麗鄉村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