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張兆群)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就業難、企業用工荒、務工人員返鄉聚集感染風險增大等問題,旬陽縣結合實際推出“大摸底、大招工、大宣傳、大走訪、大幫扶”五大就業援助行動,全力以赴減負、穩崗、擴就業。
“大摸底”,夯實穩崗留工“基本盤”。依托全縣村級勞務公司、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等通過調查摸底、信息比對、數據共享等形式,全面摸清農村勞動力、脫貧勞動力等重點群體就業情況,收集新社區工廠等用工需求,以及各類生產經營主體和在職職工培訓需求,建立實名制臺賬,明確幫扶對象,細化幫扶措施,提供精準服務。
“大招工”,打好用工對接“組合拳”。及時為縣內毛絨玩具新社區工廠、各類中小型企業等用工主體做好招工服務,全面歸集崗位信息,通過短信、“旬陽縣智慧人社”等平臺進行有針對性的推送,采用“秦云就業”“安康智慧人社”微信小程序在線招工報名登記,加強企業間用工調劑,支持共享用工,促進勞動者盡快求職就業。同時,積極引導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鼓勵留鄉創業,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與鄉村產業發展有機融合。
“大宣傳”,唱響“秦云就業”主旋律。推進“秦云就業”微信安裝使用,助力企業和群眾居家暢享公共就業服務。同時,梳理匯總中、省、市出臺的支持就業創業等各項政策,分門別類列出政策適用的類型、承辦部門、具體負責人和聯系方式,借助微信、抖音等線上平臺,全方位、多角度宣傳推介,讓企業和群眾對政策一目了然、一清二楚。
“大走訪”,跑出就業服務“加速度”。全面開展進村(社區)、入戶、入企走訪,開展送崗位上門、送政策上門、送服務上門等幫扶活動,引導落實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好就業崗位推介和就業政策宣傳和代辦服務,確保符合條件人員應享盡享。摸排外出就業回旬人員、未返鄉務工人員和省外留旬務工人員,做好就業崗位推薦、網上求職、線上培訓、交通補貼申報等服務。
“大幫扶”,抓住重點群體的“牛鼻子”。春節期間,縣、鎮、村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提供“不斷線”“不打烊”的就業幫扶活動,特別是對零就業家庭、殘疾登記失業人員等重點人群,通過“社區開發一批、企業吸納一批、公益性崗位兜底一批、培訓賦能一批”等措施幫扶就業。采取將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交通補貼時限延長至2021年底、給予線上培訓補貼等一系列措施,助力疫情期間企業穩崗留人。
截至目前,全縣已收集縣內新社區工廠、安康高新區、江蘇常州等縣內外重點企業共190家提供的3.3萬個就業崗位,已定向推介招工信息3.3萬余條;通過轉移務工、扶持創業、技能培訓等舉措,積極引導108戶退捕漁民有序轉產就業;開發增設保潔保綠、基層協管等公益性崗位977個,目前已優先推薦627名貧困群眾上崗;張貼、發放“秦云就業”海報及宣傳彩頁2000余份,推送“秦云就業”宣傳短信3萬余條,引導群眾注冊使用,享受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公共就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