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翟本榮)近日,安康學院青年教師侯紅艷所著的《生態之維與民歌之美——生態美學視域下的旬陽民歌研究》由陜西新華出版傳媒集團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
《生態之維與民歌之美》全書共27萬字,是安康學院與旬陽縣委宣傳部橫向項目研究成果,是安康學院服務地方文化發展的成果之一,也是旬陽民歌首部研究專著,它標志著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旬陽民歌在廣泛傳承的同時,上升到理論研究層面。
2014年11月,旬陽民歌經國務院批準被列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生態之維與民歌之美》作為旬陽民歌的文學解讀,地域文化的美學闡釋,主要運用了文化地理學、民俗學、美學等交叉學科理論對旬陽民歌形成的自然基礎、文化基礎、體裁形式、主題類型進行全面梳理和系統把握,探究旬陽民歌與當地地理結構、明清陜川大移民、太極城文化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使旬陽民歌成為折射整個旬陽文化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