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品
“現在正是疏花疏果的關鍵時期,尖尖的是公花,已結石榴是母花,我們要把多余的花剪掉,使成形的石榴得到充足的營養。”旬陽縣雙河鎮農業站的技術人員召集護林員現場教學軟籽石榴管護。與此同時,望月村詹氏源合作社負責人在石榴地里為滿園榴花拍抖音,迫不及待地將家鄉的產業美景向外界推廣。
近年來,雙河鎮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立足自然優勢,念好“山字經”、走好“特色路”,持續推動“綠色資本”轉化為“富民資本”,發展稻田養魚2000畝、軟籽石榴1500畝、黃花菜2000畝,栽植烤煙3100畝,新建光伏發電506千瓦,魔芋、紅苕、中藥材、畜牧養殖等產業均有不同程度發展,貧困戶產業覆蓋率達94%,區域化、基地化、特色化的產業格局逐步形成,實現了從種莊稼到“種風景”再到“種品牌”的蝶變。
春季耕作,夏季管護,盡管每天忙得像個陀螺,但貧困戶楊全友卻樂在心里:“這幾個月,在產業園里跟著村集體務工,單勞務費掙得就有3000多元了。”
雖然年初受疫情影響,部分務工人員沒有外出,但鎮內規模化產業建設,尤其是稻田養魚、軟籽石榴、黃花菜等特色產業大面積的耕作、田間管理等都需要大量勞動力,正好解決了村民的就業問題,“黨支部+集體經濟+園區企業+貧困戶”產業扶貧模式凸顯出更加強勁的帶貧益貧效應。“一地生‘三金’!”村民通過流轉土地得“租金”,產業管護拿“薪金”,受益分紅獲“股金”,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帶動2689戶貧困戶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
為全面鞏固脫貧成效,開年以來,該鎮緊扣“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核心要求,聚焦“三排查三清零”工作主線,堅持逐村、逐戶、逐人、逐項目“四逐方法”,實行專班專組,高效快速推進“硬件全達標、政策全落實、風險全消除、環境全改善、內業全提升”五大專項行動,強勢抓整改,精準抓落實,奮力沖刺脫貧攻堅最后一公里。
在持續攻堅的同時,該鎮還掀起學習宣傳熱潮,不斷凝聚攻堅動力。連日來,該鎮借助干部入戶大走訪、各村召開村民小組會和貧困戶會議的有利時機,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來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并持續深入抓實扶志扶智工作,以思想教育為先導,以兩業幫帶為載體,以真情幫扶為動力,以激勵懲戒為引領,綜合運用“三會兩榜”“院壩說事”“田間課堂”“村村講”等載體,堅持每月召開一次貧困戶會議,每兩個月一次村民小組會議,零距離宣講政策,面對面答疑解惑,用“大白話”“家常話”的溝通方式,增強群眾認知,激發內生動力,引導形成了上下同欲、合力攻堅的濃厚氛圍。據悉,截至目前,全鎮共累計開展各類宣講教育及扶志扶智活動65場次,參與群眾7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