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楊艷
今年以來,旬陽縣白柳鎮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以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行動自覺,創新工作舉措,聚力提升基層組織力、住房安全、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改造、就業扶貧、扶貧扶志脫貧能效,全力以赴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授貧困人口以“漁”,讓他們懂技術、有活干、能賺錢,幫助有勞動力的貧困人員穩定就業,一直是白柳鎮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舉措之一。
“不用花錢,還能學一門手藝,掙錢養家,這政策簡直好得不得了!”要說到就業扶貧政策好不好,白桑園村四組村民朱清財和妻子劉興臘頗有感觸。
2018年朱清財通過柳興遠勞務扶貧服務公司報名參加了手足修復師培訓,完成培訓后被招聘到河南省鄭州市鄭遠元專業修腳房上班。不服輸的朱清財努力提高技能,很快月工資到了5000多元。2019年春節剛過完,妻子劉興臘便放下農活跟隨丈夫去河南鄭州務工,通過培訓很快上崗,并且在年底獲得河南分公司“優秀員工”的稱號,夫妻兩人年純收入10多萬元。
年初,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將造成大量人員無法外出務工的現實問題,白柳鎮不斷地總結反思,在全鎮范圍內試點實施“三單七步,雙優保障”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出勞務扶貧服務公司作用,以“七步法”簡化流程,強化“點對點”勞務輸出服務,全面做到“人無閑人”,將鎮內勞務經濟受疫情影響降到最低,打響鎮內勞務扶貧服務品牌。
自試點工作開展以來,該鎮15個勞務扶貧服務公司,共收集就業信息300條,推送崗位信息1500條,發放崗位推薦書2000份,舉辦村級招聘會46場次,達成就業意向1000余人。
就業問題解決后,該鎮大力發展村域經濟,在做足做強傳統產業前提下,著力壯大集體經濟。目前,白柳鎮在8個貧困村集體經濟組織實現全覆蓋的基礎上,村村走上了持續發展壯大的新路子。
5月初,十里洼村的集體經濟合作社——致豐源合作社110畝的煙草全部完成了大田移栽。該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12月,以發展煙草產業為主導,還通過吸納貧困勞動力從事假植、大田移栽、田管和烘烤等工作,幫助困難群眾拓寬增收渠道。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帶動40余戶貧困戶發展致富,每人月均增收2000元。“種煙雖然累,但我經驗足,每年的煙草質量都還不錯。去年種了30余畝,今年又種了20余畝,預計年增收10余萬元。另外,我還帶著8戶貧困戶一起種煙、一起脫貧致富。”十里洼村七組的袁治國說。
同樣發展好的還有白桑園村東升養殖合作社。“這些蠶寶寶再有幾天就結繭了,現在可是關鍵期,一點都不敢馬虎。”合作社負責人張平西認真地說。今年,張平西養了8張春蠶,已創收近2萬元,近日他又養了12張夏蠶,預計還能增收3萬元。
就業穩妥了,經濟發展好了,該鎮還繼續做好扶志+整治工作,繼續結合新民風建設、道德評議、脫貧“先進戶”評選等工作,幫助貧困群眾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持續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黨的政策好,我不等不靠也不要,就算沒有扶持政策,我的住房也要修建,廁所也要改造……”家住白柳社區十組的田元虎邊改造自家廁所邊說。56歲的田元虎是低保貧困戶,長期一人生活。因為積極配合,主動修建房屋,改造廁所,在白柳社區今年第一季度道德評議會上被評為先進典型。
此外,自脫貧攻堅“三排查三清零”工作啟動以來,該鎮狠抓安全住房提升和安全飲水達標工作,提升貧困戶居住條件,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并加大人居環境改善工作力度,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黨日、秸稈禁燒、保護秦嶺野生動植物專項行動等工作相結合,通過宣傳教育,引導群眾革陋習、樹新風,真正做到整治和保持并重、宣傳和引導并舉,切實提升群眾生活質量,助推美麗鄉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