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潘先愛)6月8日,對于旬陽縣甘溪鎮施家坡村澤潤源生態農民合作社的社員來說,是一個喜慶的日子。一大早,他們就來到村口的生態養殖基地,看著從水中打撈出來的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魚兒,每個人臉上洋溢著喜悅。兩年前投放的鰱魚苗,今天終于捕撈收獲了。
為有效合法地利用好旬河大嶺庫區現有水域資源,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拓寬村民增收渠道,鞏固脫貧成果,旬陽縣甘溪鎮施家坡村于2018年8月注冊成立了旬陽縣澤潤源生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建成了養殖面積約3000畝、養殖種類為凈化水質的花鰱魚,累計投放魚苗數量約3萬斤。合作社現有社員58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2戶,實行簽約訂單式養殖和幫聯單位安康市人民醫院投養技術指導方統一收購等營銷模式,推行村組干部主責、貧困戶投工,技術員適時指導的日常管理方法,盈利由入社股民按配股比例分紅。
“去年因遭受突發洪水,所下的捕魚網和部分鰱魚被沖走,損失慘重。今年在汛前,我們就與購買方溝通,達成了捕撈收購協議,這次捕撈銷售后將按合作社分紅方案及時兌付到戶。”甘溪鎮施家坡村支部書記施金嬋介紹道。
“為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充分利用該村水資源豐富的優勢,后期我們包聯單位將加大花鰱投放養殖力度,并幫助合作社建立更加健康規范的運營管理制度,探索延伸發展盈利模式,讓更多的群眾加入合作社并從中獲利,真正實現帶貧益貧。”談及旬陽縣澤潤源合作社未來發展,市人民醫院駐施家坡村第一書記陳雙江信心滿滿。
據悉,本次捕獲花鰱、白鰱約10000余斤,合作社將按照分紅方案及時將盈利發到每個社員手中,這也是該合作社繼去年蔬菜種植銷售后的第二次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