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江波)“今年縣城區禁炮后,藍天白云時常可見,空氣也清新多了,鍛煉身體的人也更多了。”在旬陽縣濱河公園散步的市民劉某對筆者說道。陜西省大氣監測聯網平臺數據表明:2020年一季度該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85天,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濃度分別為58微克/立方米和41微克/立方米,綜合質量綜合指數為3.36。與去年同期相比優良天數增加26天,PM10下降38.9%,PM2.5下降42.3%,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下降1.68。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該縣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思想,以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和煩心事為工作導向,凸顯藍天保衛戰在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中的重心位置。“瑞蓮小區工地灰大得很”,群眾的環境訴求就是命令!生態環境分局本著“聞風而動、事不過夜、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工作原則,迅速安排執法人員現場調查處理,要求及時整改揚塵問題。緊接著又舉一反三,對縣城區已復工復產的6個建設項目工地開展專項檢查,督促各建設工地嚴格落實施工場地圍擋、洗車臺、出入道路硬化、物料覆蓋、裸露場地覆蓋、灑水抑塵“六個100%”要求,全面打造“綠色工地”。
“冒黑煙”專項整治行動也在緊鑼密鼓的推進。生態環境執法人員對縣內13家頁巖磚廠進行檢查,對存在環境問題的兩家企業進行約談。要求嚴格落實“四有一達標”要求,正常運行環保治污設施和在線監測設備,確保頁巖破碎車間封閉式作業,堆煤場及原料堆放場“三防”措施到位,并定期開展自行監測,確保大氣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
當下又值夏收季,旬陽縣政府迅速啟動秸稈禁燒工作,利用手機電視臺、交通要道張貼通告、懸掛標語、宣傳車等多種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同時明確各鎮對轄區內露天焚燒秸稈工作負總責,進一強化監管網格。抽調紀委監管、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等部門組建工作組開展巡回檢查督導,發現露天焚燒秸稈等雜物的,公開通報并嚴肅追究責任。嚴查“第一把火”“第一塊斑”,該縣用種種硬措施表明整治焚燒秸稈的決心,確保整治行動的成效,堅決留住一片清朗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