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龔澤東) 近年來,旬陽縣在教師隊伍管理上大力推行“五個規范”,積極為廣大教師創優條件,強化待遇保障,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專業化教師隊伍。
規范機構編制管理,提升編制利用效率。規范各學校內設機構及管理崗位,高職中學校設“一室五處一中心”7個機構,義務教育階段及學前教育學校設“五處”,規模超過24個班的學校增設辦公室。加強一線教學力量,實行全員代課制度,嚴控非教學崗位用人。強化編制管理,堅持以編用人、以崗用人,嚴禁編外用人、人崗分離,堅決杜絕“吃空餉”。
規范教師流動程序,優化教師資源配置。結合年度學校班級規模狀況,按學科需要合理制定教師補充計劃,扎實開展“崗前教育培訓”“青藍共進”工程,全方位多層面做好教師培養工作;堅持“超編不進、缺編不出、凡進必考”原則規范教師流動程序,鼓勵中學教師向小學流動,城區及周邊向偏遠鎮流動,中心校向完小、教學點流動。嚴格落實《關于做好2018年教師交流輪崗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實做好交流輪崗和支教教師的日常管理、年度考核評議和服務保障等工作。強化教師待遇保障,實現在崗位上有幸福感,在事業上有成就感,在社會上有榮譽感。
規范職級晉升工作,強化學科專業建設。制定長效性《職稱晉升工作方案》,建立常態化運行機制,堅持有崗申報、“對分”使用,公平公正做好職稱晉升工作。嚴格按照職稱崗位總量、結構比例、等次人數設定教師專業崗位,規范職稱崗位晉聘工作。狠抓教學常規落實,加大教學過程監管力度,健全教學效果評價體系,大力實施高效課堂建設,以匯報課、觀摩課、公開課、示范課活動為載體,以“教學能手”“素養大賽”“優課名師”活動為抓手,以“名師工作室”“學科工作坊”“能手工作站”為平臺,打造優勢學科,培養學科名師。
規范師德建設,改進隊伍作風。建優配強學校黨組織書記,發揮好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健全“雙培養”機制;完善師德建設與學校黨建的深度融合,落實師德“承諾踐諾”制度,優化師德考評,挖掘師德典型,講好師德故事,持續開展好“三亮三曬作表率”“千名教師大家訪”“五類兒童”關愛等活動,引導教師不斷增強“四個意識”,爭做“四有”好教師。
規范考核考勤管理,完善評價體系。建立年度目標考評評價體系,嚴格落實《考核工作實施方案》,堅持標準、注重實績,體現公平,陽光透明,將考核結果與評優評模、表彰獎勵、職稱晉升、崗位評聘以及工資待遇相掛鉤,切實提升廣大教職工工作效能和積極性。嚴格落實教職工考勤管理,按程序履行審批手續,定期公示上報。完善激勵評價機制,制定了《旬陽縣教育工作表彰獎勵辦法》,嚴格按照辦法兌現獎勵,真正讓教職工感受到教師工作帶來的快樂,實現“讓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