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旬陽雞血石為主角原型的大型文獻類珍藏郵冊定稿,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據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林加俊介紹,該郵冊由中國郵政郵品提供、郵品設計制作中心出品,將通過中國國際集郵網在全國統一發行。
△郵冊封面(樣本)
看點01 “郵票走到哪,哪兒就知道旬陽雞血石”
據陜西省雞血石文化產業協會副會長丁伯深提供的定稿樣品顯示,郵冊包含1枚金屬郵票、整版12枚郵票及紀念幣、明信片等極具紀念價值的郵品,愛好者可以通過郵品目睹以旬陽雞血石為原材料而雕刻的精美藝術品風采。
△以旬陽雞血石為主題的明信片
其中,由旬陽辰砂石為原材料創作的《南山圣府》為主題的明信片上,詳細介紹了旬陽雞血石的淵源,對旬陽雞血石的特點、分類及悠久歷史。人們將通過這枚小小的明信片,了解到旬陽的雞血石和雞血石文化。
△以旬陽雞血石為主題的郵票
“郵票是以旬陽雞血石雕刻品的影像制品制作,兼具收藏價值和使用價值。”丁伯深介紹說,這種方式有機會讓世界各地的人了解旬陽,雞血石將作為一條紐帶、一種文化符號,讓外界知道旬陽,“郵票走到哪,哪兒就知道旬陽雞血石。”
看點02 旬陽雞血石曾創造了“3.2斤賣了32萬元”的輝煌
同丁伯深這名旬陽漢子一樣,關心旬陽雞血石的還有劉景才、雷斌等雞血石文化愛好者以及雞血石協會的近百名會員,他們熱愛著旬陽,也熱愛著雞血石文化,共同希望把雞血石文化產業做大做強,做成獨具旬陽特色的文化名片。
△雞血石原石
“我們旬陽這么好的資源,如果沒人去發掘、去研究,很浪費,很可惜。”雷斌認為這是一件很值得做的事情,并投入了自己大量精力。
劉景才還記得,旬陽雞血石在2012年-2013年鼎盛時期,曾創造了“3.2斤賣了32萬元”的輝煌,“價值還是很大的,也帶動了一大批從業者。”他說,旬陽目前經營雞血石產業的門店達80余家,服務于雞血石延伸產業的經營場所有十余家。
△旬陽雞血石雕刻藝術品
近期,為加快旬陽雞血石文化產業的發展,旬陽縣委、政府出臺相應政策,重點圍繞“對旬陽雞血石文化產業的扶持和資金投入”“進一步加大對旬陽雞血石文化的挖掘、研究、推介宣傳工作,提升雞血石文化產業的內涵和產品的附加值”以及“抓好旬陽雞血石文化產業的資源管理、市場培育等各項工作,引領推動旬陽雞血石文化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等,促進了雞血石文化產業的繁榮興盛。
△旬陽雞血石朱砂畫
同時以雞血石文化產業協會為主導的雞血石從業者、愛好者們,也為雞血石發展做成了巨大努力。據《陜西省雞血石文化產業協會主要業務活動目錄》顯示,作為省雞血石協會會員,在2014年9月的中國西部產業博覽會上,旬陽自主設計的朱砂產品獲“優秀創意產品獎”;同年的中原旅游商品博覽會上,旬陽自主設計的朱砂炭雕榮獲“優秀獎”;在“首屆旬陽雞血石新聞發布會、展覽會和拍賣會”上,拍賣旬陽雞血石產品500余萬元……
看點03 文化產業發展,為雞血石開創新的發展契機
旬陽的雞血石將如何發展?丁伯深也在思索。他坦言,鼎盛時期,旬陽實力相對靠前的門店年產值能達到3千萬,近兩三年來,利潤相對可觀。
△旬陽雞血石作品參加第八屆中國西部文化產業博覽會
在旬陽雞血石協會關于未來發展的構想中,包括“建設旬陽雞血石一條街、建設旬陽雞血石文化園以及包裝大項目形成獨具旬陽特色產業格局”等內容。隨著旬陽對全縣文化產業發展思路、整體布局和未來規劃的部署安排,雞血石文化也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旬陽雞血石登上央視《走遍中國》欄目
在2018年6月15日的縣委常委會議上,旬陽在傳達貫徹全市文化產業發展暨文旅融合工作會議精神后,對全縣文化產業和文旅融合工作作了專題安排。
8月21日,在市上調研旬陽文化產業發展工作中,調研組考察了包括旬陽雞血石文化產業在內的多家文化產業發展情況,旬陽就如何抓好落實文化產業發展也提出了明確措施和要求。
雞血石是大自然對旬陽的恩賜,感恩的旬陽人定會將承載著吉祥和諧的“中國紅”作為旬陽文化符號,傳播到更遠更廣的地方。畢竟,旬陽雞血石那驚心動魄的“紅”,讓人看一眼就再難忘掉......(作者:巴遠君 熊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