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治乾)旬陽縣以全面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醫保支付體系改革、藥品供應保障改革和分級診療制度建立為重點,堅持“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探索出一系列改革創新新措施,體制機制基本形成并向縱深發展。
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落實。健全縣級公立醫院內部管理機構、議事規則和管理制度,實行管委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推行院長年薪制和醫護人員薪酬制,實現管辦分開。建立公立醫院醫療質量、人力資源、財務資產、績效考核、人才培養、信息科研、安全保衛、后勤服務等核心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規范內部治理結構和權力運行規則,堅持“精、準、細、嚴”原則,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落實,提高醫院科學管理水平。加強醫療質量安全管控,優化醫療服務流程,改善群眾就醫體驗。推進公立醫院人事編制備案制管理,按照“轉變職能、簡政放權,控制總量、優化配置,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原則,在嚴格控制事業編制總量的前提下,在縣級3家縣級公立醫院推行編制備案管理試點,按照縣域戶籍人口每千人3.0 張病床,床位與人員1:1.5 的比例,核定縣級公立醫院人員總額上限,規范崗位設置,優化人員結構,嚴格聘用程序和條件,推行全員聘用,實行動態管理和實名管理。
探索醫保支付體系改革,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水平。建立新農合、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大病再報銷“一站式”服務,實現了貧困人口在縣域內住院免收住院押金,先診療后付費。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按人頭付費、按床日付費、總額預付等多種付費方式相結合的復合型付費方式改革,鼓勵實行按疾病診斷相關組(DRGs)付費方式,95個病種執行了單病種和按病種付費。優化完善新農合報銷政策,制定了醫療控費“鐵十條”,嚴控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加大“四合理”檢查力度,每季度,縣合療辦對定點醫療機構執行“四合理”或分解掛床住院、小病大養等情況進行突擊檢查,對存在的問題下發整改意見書,限期整改,銷號督辦,盡力管控合療基金風險。上半年,下發扣款和費用超標預警通報,扣除定點醫療機構不合理費用達800余萬元。
完善藥品供應保障改革,切實減輕群眾藥品費用負擔。加強重點監控品種、超常使用藥品、高值醫用耗材跟蹤監測,及時預警干預。全面推行醫療機構藥品耗材采購“兩票制”,減少藥品流通領域中間環節,降低藥品虛高價格,凈化流通環境。堅持集中帶量采購、醫用耗材陽光采購,推動采購聯合體建設。聯合開展帶量議價采購,醫療機構網采率和“兩票制”執行率100%,藥品和高值耗材網采率達到96.28%,縣鎮村基本藥物配備使用率分別達到55%、70%、80%以上。推行藥品耗材購銷“一票制”試點,3家縣級公立醫院結合自身實際,選擇性開展了藥品“廠院直銷”。
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立,提升區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立完善雙向轉診機制,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將醫療機構落實分級診療職責和轉診情況與績效考核和醫保基金撥付掛鉤,推動各級醫療機構之間雙向、有序轉診。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組建健康扶貧天使小分隊,向居民提供長期連續的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健康管理服務。夯實對口幫扶機制,縣直3家醫院向上加入15個技術協作型醫聯體,向下與22個鎮衛生院建立雙向轉診協作關系,實現了上下醫療單位之間的無縫對接。組建專家工作站,外請唐都醫院知名專家到縣醫院坐診,開展疾病專項救治,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到三級醫院的醫療服務。完善全科醫生制度,縣級公立醫院設立全科醫學科,每個鎮衛生院配備2名以上全科醫生,組建全科醫生服務團隊192個,開發全科醫學居民簽約服務包,基礎性簽約包達102031個,個性化簽約包46643個。推行網格化管理、團隊化服務,實現了患者首診在基層和縣域內就診率達90%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