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記者 艾蓓 通訊員 廣麗景)“讓我們奉獻一份愛心,幫助農戶解決燃眉之急,讓優質的土豆不要爛在地里,讓農民朋友不再痛在心里”“眾人拾柴火焰高,您伸出援手多買一斤土豆,就能讓貧困戶少一絲憂愁”……7月1日,旬陽縣郵政分公司聯合銅錢關鎮黨委、政府在該公司電商運營中心開展“慶祝建黨97周年,助力農戶脫貧暨愛心匯聚銅錢關土豆義賣”活動。在義賣現場,旬陽郵政黨員志愿者和愛心志愿者們一邊卸土豆、稱重、裝袋,一邊向市民宣傳介紹。
據了解,本次義賣土豆全部來自旬陽縣銅錢關鎮沙陽河村,由于這里山大溝深,交通不便,銷售渠道不暢,老人行動不力等原因,導致大量優質土豆滯銷,加之天氣炎熱,雨水量多,這些土豆再賣不出去,就會發芽,變壞,他們幾個月的辛苦將會付之東流。該公司負責人說:“前期入村的時候,看見那些留守在家的空巢老人的高山新鮮土豆放在家里換不成錢甚至慢慢爛掉,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想到來幫助這些農戶,雖然每個人的力量都很微弱,但匯集到一起就很強大,希望能用我們郵政的力量幫助貧困戶把好產品推廣出去,讓優質農產品走出大山,改善土豆買難、賣難和運輸難的困境,增加他們的收入,盡快幫助村民脫貧奔小康,讓他們盡快脫貧致富。”
為科學合理的解決供需矛盾,旬陽郵政對此次“土豆義賣活動”精心部署,做了大量的前期宣傳和準備工作,通過各方力量匯聚旬陽46萬人的社會責任和愛心力量,形成了社會全員參與的氛圍。 “七一”前夕,印制5000份愛心倡議書,由旬陽郵政員工及銅錢關鎮向社會各界人士宣傳和發放,同時通過音頻、視頻、車貼加大宣傳;在全縣黨建群、脫貧攻堅群、社區群、政府群、企業群、單位食堂等微信及朋友圈轉發,在全縣發起“獻愛心,伸援手,共同助力脫貧攻堅”倡議,發動企業和機關及廣大愛心人士積極參與。安排專人組織義賣,黨員先鋒隊全程參與,為大山深處留守老人開挖、篩選、收購、運輸、封裝、寄遞提供全過程志愿服務,確保活動各項準備工作到位;與總工會、慈善協會、義工聯、雷鋒車隊等組織溝通聯系,充分發動公益力量,確保本次活動取得良好效應。利用行業優勢,通過“愛心義賣+愛心寄遞+線上訂單”活動的方式將滯銷的土豆插上綠色的翅膀,飛進都市人的餐桌。
活動現場設愛心義賣區、愛心寄遞區、愛心傳遞區、愛心善款區。來自銅錢關鎮、旬陽郵政、旬陽住房公積金中心、慈善協會、義工聯、雷鋒車隊的40多名志愿者不停地忙碌著,他們分工明確,有的負責為買土豆的市民裝車,有的幫忙卸下成袋的土豆,有的收錢、有的記賬,還有的為60歲以上的老人和個人購買50斤以上的客戶提供免費配送,有的為老人提供免費量血壓,有的幫客戶照顧兒童并提供免費搖搖車服務,有的為客戶提供免費茶水服務。電商運營中心前來購買土豆的市民絡繹不絕。
據統計,當日共有2000余名愛心單位和人士前來獻愛心,共義賣土豆36000斤,網上銷售700箱近4000斤,后期將根據土豆的銷售情況持續開展愛心寄遞和線上購買及1至2次類似活動,幫助農戶再銷售2萬斤以上,預計將銷售6萬斤以上,基本解決村里土豆滯銷難題。
記者手記
一個土豆,也許是飯桌上一道普通的菜品;
一個個土豆,卻是空巢老人的生活來源……
所幸,遇到,都是好心人。
無論是旬陽義工,還是旬陽志愿者,幾十人放棄了周末的休息時間,頂著烈日,為義賣而忙前忙后。他們或支陽傘、或分裝土豆、或幫購買土豆的市民送“豆”回家……濕了汗衫、黑了皮膚、磨破了手皮,與一滴滴汗水映襯的,是他們臉上陽光般的笑容。
這里,記者要穿插一個小細節:就在義賣的前一晚,記者在與旬陽縣郵政分公司主要負責人王永星確認義賣時間時,問了一句“如果明天下大雨,義賣還進行嗎?”電話那頭,傳來他斬釘截鐵地回答:“即使下大雨,我們的義賣也要照常進行”。
一句普通的話,卻讓記者鼻子發酸——盡早幫這個空巢老人把土豆賣出去,這就是義工寧愿頂著雨也要進行義賣的全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