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佘貴琴 )近年來,旬陽縣公安局立足全縣警務工作實際,牢固樹立“資源整合、科學用警、信息引領、警務創新、執法規范”的公安改革創新理念,深入推進指揮中心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建設,建成了集警務服務、情報匯集、應急聯動、反恐維穩、決策參謀、指揮協調于一體的實戰型指揮中心,有效提升了公安機關的實戰指揮處置水平。
一、打造常態化警情服務指揮中心。秉承愛民、親民、為民的理念,以110報警服務中心為平臺,用一流的窗口服務樹立公安機關的良好形象。依托“1+4+X”人工加智能的方式,建立了扁平化指揮、點對點調度、可視化處置工作機制,爭分奪秒為人民群眾提供及時高效的服務。堅持“日分析、周研判、月通報”,全天候開展巡邏防范工作,一旦發生重大警情,指揮中心第一時間將處警指令就近下達給街面巡邏警力,“點對點”指揮處置。同時,堅持警力跟著警情走,針對不同時期群眾反映的突出治安問題,及時發布預警指令,采取包段、定位、定崗的辦法,把警力適時部署到案件高發地段和重點部位,有效擠壓違法犯罪活動空間。
二、打造“情指合一”研判指揮中心。按照“合成研判、一體運作、集中行動”的模式,充分整合指揮中心和專業警種的信息資源,加強信息的互通互換,提升信息資源的實戰轉化率。建立全警種、多層級、多手段的情報搜集工作體系,采取“人力+工具”“傳統+科技”的辦法,構建社會覆蓋面廣、觸角靈敏、反應快捷的情報搜集網絡,將各警種采集獲取的信息資源整合到情報平臺。建設了公共數據資源共享平臺,為社會信息資源整合提供技術支撐,最大限度地整合政法、鐵路、郵政、工商、稅務、社保、教育、金融、衛生、水電、物流等部門的信息資源。結合“網格化”巡邏防控工作,集中開展重大警情、階段性發案綜合分析研判,指導相關部門有針對性地開展社會治安專項整治行動,充分發揮情報信息在偵查破案和治安防范中的引領作用。真正實現“情指一體化”工作格局。
三、打造平安旬陽監控指揮中心。加強全覆蓋視頻網絡建設。著眼建設“網上指揮中心”,按照全面設防、精確制導、有效管控的要求,建立完善城區街面視頻防控網,在已建成248路高清監控探頭、整合684路社會視頻監控的基礎上,合理布局,新增100余路高清監控探頭、7處高清智能卡口、3套查緝布控系統和2臺人像識別系統,以每個監控視頻點為分點,串點為線、以線帶面,形成“點—節、點—分、點—線—面”的一張縣域覆蓋網。實現全時空無死角的網上巡防。
四、打造案件全程管理監督中心。按照上級公安機關的統一部署,全面深化案件入口管理機制改革,著力解決不出警、處警速度慢或現場不作為、弄虛作假的問題,重點解決回訪群眾滿意率低的問題,積極推行值班長制度,110指揮大廳值班長是接處警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負責日常接警、處警、反饋、錄入到流轉的全程監督和隊伍正規化管理。建立健全接警回訪制度。通過回訪,掌握了解一線實戰部門出警、處警情況,征求征詢當事人的意見和建議,為規范和加強警情處置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五、打造線上線下信息宣傳中心。在網上依托互聯網,立足“微警務”導向拓展。充分發揮“雙微警務”(微博、微信)的職能補充作用。通過微信、微博等平臺及時發布各類防范信息。與此同時,在網下定期開展“110宣傳日”、“12110短信報警”普法巡講等活動,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結合重要活動、重要節點以及群眾普遍關注度較高的電信網絡詐騙、搶劫、盜竊等突出治安問題,積極搭建社區、村社為單元的群防群治微信群,將“互聯網+群防群治”工作系統化、規范化、常態化,切實提升群眾的安全防范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