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許欣星)“伊利”與“依利”,“旺仔”與“旺奶”,“奧利奧”與“粵利粵”,相似的包裝,質量卻相差甚遠。近日,針對旬陽縣域內,特別是農村市場假冒偽劣食品抬頭等問題,旬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春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對制假售假等違法行為“零容忍”。
據悉,本次行動自2月6日起至5月底結束,是由市場監管局牽頭,會同21個鎮市場監管所開展的一次全轄區食品市場綜合整治行動,重點檢查食品生產加工環節、食品經營環節、農村市場、集貿市場四個方面,做到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著力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據該局食品安全監管股負責人介紹:“春節期間,正是走親訪友,團圓聚會的日子,一些以假充真、過期變質的商品悄悄流入市場,特別是農村市場,大部分群眾缺乏維權意識,即使明知買了假貨,也不知道去投訴維權。白白吃了‘啞巴虧’,這次行動就是要斬斷山寨食品流入源,讓農村不再是山寨食品的‘卸貨場’和‘下水道’”。
截至目前,本次行動已出動執法人員26人次,檢查食品經營戶51家,查辦食品違法案件1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