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農業部組織召開2016年第二次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專家評審會,備受關注的旬陽拐棗順利通過了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專家評審。
旬陽拐棗是旬陽首個申請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也是首個受到國家保護的地方特產。通過認證,將提升旬陽拐棗產品知名度和市場認知度,為旬陽拐棗產品的深度開發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奠定了基礎。
我國對農產品地理標志實行登記制度,經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志受法律保護。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的主要作用是保護地方特色農產品品牌。地理標志和農產品結合,使當地名特優農產品貼上區域標簽,就可以充分發揮區域資源的相對優勢,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形成拳頭產品,利用農產品區域性特色和優勢,形成響亮的品牌。使用農產品地理標志可以提高農產品知名度,形成品牌效應,提高產品附加值,帶動經濟效益的提高。今后旬陽拐棗的生產經營者向登記證書持有人申請后就可在農產品或農產品包裝物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志,并可以使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志進行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及展銷活動。
本次參加評審的農產品涉及糧食、果品、藥材、茶葉類等共43個產品。會上評審專家品鑒了旬陽拐棗系列產品,并給予了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