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許兵
今年以來,石泉縣始終緊扣“發展第一要務”,將項目建設作為撬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杠桿”,以深化拓展“三個年”活動為抓手,聚焦聚力打好“八場硬仗”,通過 “謀項目、抓建設、促投產”的全鏈條發力,推動一批農業、文旅、基礎設施類重點項目快落地、快建設、快見效,讓發展動能持續迸發,民生福祉不斷升級。
走進云霧山鎮丁家壩村,秦巴鬼谷子陜西標桿現代化農業產業基地項目的建設現場一派繁忙,1號蛋雞養殖廠房已率先建成投用,4萬余只蛋雞在全自動化雞舍內活力滿滿,工作人員正通過智能控制系統監測雞群生長情況,預計11月這批蛋雞就能進入產蛋期。
“目前1號廠房已經投入使用,2號廠房正在進行設備安裝,預計這個月底就能全部完工并投入運營,兩座廠房加起來總共能容納8條全自動化生產線。”石泉縣鑫瑞康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周揚帆介紹,該項目總投資4800萬元,不僅規劃建設了總面積超1萬平方米的育雛舍與產蛋雞舍,還引入了行業領先的全自動化機械控制生產線,從飼料投喂、環境調控到雞蛋收集、糞便處理,全程實現“無人化”操作,大幅提升養殖效率與產品質量。
項目還配套規劃了儲藏倉庫、飼料庫、雞糞處理加工區、代養園及水塔等設施,將形成“養殖—加工—廢棄物循環利用”一體化產業鏈。“項目建成后,不僅能帶動丁家壩村及周邊村集體經濟發展,還能提供更多穩定就業崗位,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增收。”周揚帆表示,項目還將嚴格控制畜產品安全質量,確保產出的雞蛋符合國家防疫標準與食品安全規范,為石泉縣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添磚加瓦。
在后柳鎮永紅村,金甲谷民宿集群項目的推進同樣如火如荼。“我的民宿總投資200余萬元,是集餐飲、住宿為一體的高端精品民宿,目前能同時接待70名左右的客人,10月底已正式營業。”王登高興地說,運營期間客房預訂率持續走高,這讓他對民宿的發展充滿信心。
金甲谷民宿集群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依托金甲谷得天獨厚的山水風光與后柳鎮“漢江風情古鎮”的文旅資源,將永紅村多家分散的民宿“串珠成鏈”,打造具有統一風格、差異化特色的民宿集群。據了解,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新增客房49間,進一步填補區域高端民宿供給缺口,提升石泉縣旅游接待能力與服務品質。
“為了讓民宿集群‘留得住客、吸得回頭客’,我們前期做了大量基礎配套升級。”后柳鎮黨委宣傳委員唐山林介紹,鎮里通過“小切口”改革推進人居環境整治,不僅新建了停車場、完善了基礎照明與綠化設施,還對民宿周邊的道路進行了修繕,讓整體環境煥然一新。
基礎設施是縣域發展的“筋骨”,而交通則是“筋骨”中的“主動脈”。在石泉縣火車站,進站道路改造項目正抓緊施工,大型機械轟鳴作業,工人師傅們忙著鋪設路面、完善附屬設施,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這個項目總投資1960萬元,主要是按照四級公路標準改造現有進站道路0.72公里,新建道路0.35公里,同時配套建設一處停車場。” 石泉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郭靖介紹,目前項目已完成720米進站道路的改造升級,新建的停車場可容納20臺車輛停放,一座連接新老道路的橋梁也已建成。項目建成后,不僅能大幅提升石泉縣的對外形象,還能通過聯通漢江四橋,徹底改善群眾和游客的出行條件,解決以往火車站周邊交通擁堵的問題。
項目建設的“加速度”,離不開背后完善的機制保障。今年以來,石泉縣始終堅持“項目為王”理念,創新落實“領導包抓、專班推進、觀摩點評、督導問效”四項機制,從項目謀劃到投產達效,構建起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體系。為破解項目推進中的“難點”“堵點”,石泉縣專門組建了高質量項目要素保障工作專班,針對土地、資金、審批等關鍵要素,實行“一項目一方案一專班”,點對點解決問題。同時,全縣還建成了重點項目數字管理平臺和視頻監控系統,通過數字化手段對項目建設進度、投資完成情況、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實現“集約化管理、精準化調度”,大幅提升項目管理質效。
從農業產業的“現代化突圍”,到文旅融合的“特色化升級”,再到交通基建的“民生化提質”,石泉縣正以項目建設為“筆”,書寫著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截至目前,今年實施的133個縣級重點項目已開復工107個,其中62個項目已建成投用;今年1至9月,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1%,項目建設的“加速度”正轉化為縣域發展的“新高度”,努力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項目建設的浪潮中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