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鐵 張夢
“地不能荒,人不能閑。”這句樸實的話語,是石泉縣城關鎮東風村老黨員程傳貴20年來扎根鄉土、服務鄉鄰的初心寫照。
程傳貴的人生軌跡,映照出一名共產黨員對土地和鄉親的深厚情感。他于2005年入黨,在家鄉東風村“兩委”任文書,隨后他辭去村干部職務,遠赴寧夏一家煤礦企業務工并擔任隊長。異鄉經歷開闊了他的眼界,卻從未沖淡他對故土的牽掛。2015年,面臨人生抉擇,他毅然決定返鄉創業,完成了從“程文書”“程隊長”到“新農人”的身份轉變。
創業之路并非坦途。2016年初涉養殖業時,雞苗大量死亡。這個不服輸的漢子埋頭鉆研養殖技術,最終掌握了“小雞脫溫”等關鍵技術。2017年遭遇禽流感,他遠赴紫陽、漢中、重慶等地,千里奔波開拓市場,在逆境中闖出新路。這些經歷讓他深刻認識到,個人奮斗必須融入時代發展中。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東風村實施黨員精準分類管理,將程傳貴這樣有經驗、有抱負的老黨員精準識別并設崗定責。在組織引導下,他自覺將個人種養事業融入鄉村振興大局,主動流轉30多畝閑置坡地種植蜂糖李,創新“養殖—沼氣—種植”循環模式,實現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這套生態循環系統,既是對國家發展循環經濟的實踐,更是一位老黨員在新崗位上對初心使命的自覺踐行。
2024年,他的家庭農場銷售額突破130萬元,但更讓他欣慰的是帶動30多戶村民共同致富。“一個人富,臉上不光彩;大家富,走路才帶風。”程傳貴常說。這些年他免費提供種苗、傳授技術并幫助村民銷售,將黨員“先富帶動后富”的責任落到了實處。如今,他正謀劃發展林下經濟,延伸循環農業鏈條,立志當好懂技術、會經營的新時代農民,將耕耘的土地變成鄉村振興路上的亮麗風景。
從離鄉到歸鄉,程傳貴用20年完成了一場深刻的回歸。他的故事生動詮釋:人生的價值不僅在于走向遠方,更在于如何回到夢開始的地方,將故土建設成理想的模樣。在廣袤鄉村,正是千千萬萬個如程傳貴般的黨員,用他們的“出走”與“回歸”,編織著鄉村振興的動人圖景,讓金色黨徽在綠色田野上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