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郭健)近年來,石泉縣委依法治縣辦、縣司法局緊盯普法規劃落實,著力創新普法方式、推動文法融合、堅持普治并舉,深入推動全民法治宣傳教育求實效、創亮點,切實提升群眾法治獲得感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
著力創新普法方式。結合“石小泉”普法IP,同步推出“石小泉說法”視頻號,與“法治石泉”普法微信公眾號同頻共振,推送以案說法、以案釋法、“民法典”街訪、普法小課堂等內容。將法治元素深度融入城市空間,精心打造未成年人法治文化公園,使公園升級為集休閑、娛樂、學習于一體的戶外法治文化園地。充分利用鄉村“法律明白人”、農村“學法守法示范戶”,開展“進門入戶”“面對面”普法,實現普法宣傳多層次、廣覆蓋。
著力推動文法融合。依托縣文化館、縣文聯等文藝演出團體、各類協會、群眾性社團,創編法治小品《左鄰右舍》、快板舞《“八五”為大家》、普法劇《縣令巧判假藥案》等原創法治文藝作品,自主創作并拍攝方言普法短劇《板凳搭攏好說話》,舉辦法治文藝匯演、法治燈謎競猜、法律知識競賽等活動。將法治元素嵌入“一月一主題”文化惠民工程,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文化戲曲進鄉村、鄉村振興文藝匯演、農村公益電影“映前三講”等活動年均100余場次,將法治節目、法治宣講、法律問答等融合其中,推動法治宣傳融入群眾生活。
著力堅持普治并舉。創新實踐“黨建+公證+調解”、三力聯調、調解超市等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扎實開展“兩說一訪”活動,及時排查矛盾,通過院壩會、板凳會等調解方式化解糾紛,讓調解現場變成普法課堂。充分利用縣、鎮、村三級公共法律服務網絡體系,推行“幫辦代辦”服務機制,讓“群眾動嘴、干部跑腿”成為常態,以真誠優質的服務贏得群眾點贊。近5年來,全縣年均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000余件,調解成功率達98.70%,先后創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國家級2個、省級4個、市級15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