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劉丹)眼下,正是種植黃精的好時節。在石泉縣池河鎮力建村黃精種植基地,數十名種植人員正在翻犁、起壟、播種、澆水……一派熱火朝天的勞作景象。
“村民們種植熱情高漲,目前我們已完成60畝黃精苗的種植!”基地負責人陳向平介紹。
“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優化產業結構,我們村去年就開始謀劃到四川省仁壽縣學習考察,尋找新的產業項目。”力建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負責人陳向平說,“黃精這種中藥材發展前景十分可觀,市場需求大、價格穩、利潤高,我們村里的山林土壤、氣候等具有種植黃精的優越條件,所以決定因地制宜,發展黃精產業。”
據了解,黃精俗稱“老虎姜”,需要經過九蒸九曬的傳統工藝才能制成中藥材,是多種健康醫藥產品的原材料,營養價值非常高。“力建村境內森林覆蓋率較高,氣候濕潤,氣溫偏低,雨量充沛,十分適宜發展中藥材黃精。黃精3年為一個生長周期,春秋兩季收獲,畝產鮮貨可達3500公斤,市場價在16元每公斤,市場前景非常好。”基地負責人陳向平說。
隨著黃精產業的發展,也讓村民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的心愿。“我今年60歲了,出去打工也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在村里的黃精基地里做點活、掙點零用錢,每天工資120元,既可以做家務事、管好孫子,還可以掙點錢,很劃算。”力建村村民李來勝說。
“把閑置土地流轉出來種黃精,可以讓相關農戶得‘租金’,參與務工的能賺‘薪金’,入股得‘紅金’,實現家門口‘刨金’,村集體經濟、公司和農戶三方得利,現在種黃精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談起未來輻射帶動的效益,力建村工作隊隊長廖金國喜不自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