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邱璇
石泉縣深入開展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從五大環境著手,圍繞企業發展需求提升涉企服務質效,以企業滿意作為檢驗營商環境的第一標尺,努力打造服務更快、辦事更簡、體驗更好的營商環境,讓企業安心謀發展。
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讓企業省心辦事。建立“審前服務+”“3455”全流程幫辦代辦機制,建強企業服務“園區事園區辦”前沿陣地,實現企業辦事“零跑路”。通過去繁就簡,審批層級精簡76項,審批時限及材料壓縮精簡50%以上。設立企業開辦、水電氣報裝、工程項目建設審批專區,企業開辦1個工作日內完成。獲得用水無外線施工壓縮至2個工作日,獲得用氣無外線施工壓縮至3個工作日,用電報裝低壓接入全過程辦電壓縮至6個工作日。工程建設項目小型低風險項目40個工作日內辦結,一般社會投資工程項目審批60個工作日辦結。開展審前服務127次,提供幫辦代辦服務500余件次,開展“預約服務”“延時服務”“上門服務”實現辦事“零斷檔”。
利企惠企的政策環境讓企業安心投資。制定出臺《“五進五辦”活動實施方案》《石泉縣探索推進“標準地”改革實施方案》等100余項惠企措施,從提升政務服務、全面惠企幫扶、解決困難問題等方面完善工作機制。通過開展惠企政策解讀培訓,送政策進園區、進企業活動,用好“陜企通”及政府網站、公眾號等平臺,推進惠企政策直達共享。今年以來,落實減稅退費5270萬元,兌現各類獎補資金 1207.25萬元。
保障有力的要素環境讓企業放心置業。成立縣長任組長的要素保障工作專班,為企業從政策、用地、資金、人員、發展等各環節量身定制方案,著力推動要素充分集聚、高效整合、合理配置。推行“六個一”幫扶機制,從各單位抽調業務骨干,為企業配備專業的金融顧問、法律顧問和稅務管家,及時解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疑難問題,降低企業投資風險。為企業提供各類咨詢200多起,幫助企業辦理退稅1300多萬。開展專題宣講惠企利企政策56次,舉辦法治講座62次,幫助修訂企業規章制度9個,審核企業經營合同172件。通過“金融驛站”為企業發放貸款7729.2萬元。同時,支持企業發展壯大,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為牽引,引導支持民營企業主動融入,培育高新技術企業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52家。
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讓企業舒心經營。推進聯合執法工作常態化,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檢查29次。持續開展包容審慎監管,全面推行輕微違法首次免罰,發出輕微違法行為首次免罰清單共150余條,對18起輕微違法行為做出不予處罰減罰決定,組織4家企業負責人參加學法免罰減罰考試,有效形成了“無事不擾、有求必應、違法必究”的良好法治環境。發揮多元化解糾紛機制,運用“法院+”模式,構建聯動有力、調處快捷、源頭化解的金融、勞動爭議等領域訴源治理,從源頭減少訴訟增量。開展“三秦銳士·2023涉民營企業案件”集中清理專項活動,執結中小企業案件61件,執行到位金額1.08億元。
親清和諧的政商環境讓企業專心發展。持續開展“雙包一解”活動,制定企業包抓責任清單,夯實“三級”包抓責任,縣級領導定期深入一線調研走訪,靠前協調解決問題。做實“縣長營商環境三本賬”制度,充分發揮縣長是縣域營商環境第一責任人,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及時交辦、限時銷號、按件回訪。開展“親商助企日”活動,“零距離”溝通、心貼心服務、面對面解難題,啟動三辦聯動督幫模式,確保企業問題盡快解決。截至目前,共解決企業困難問題80件,回訪滿意度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