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許兵 張嘵偉
2月24日,春光明媚。石泉縣城關鎮北街社區居民藍小莉走在改造一新、梅花盛開的濱江大道上,心情舒暢,幸福滿滿。“我們反映的問題及時得到回復,而且項目實施也很快,現在整個濱江大道路面更加整潔規范,增添了行人休息座椅,規劃了慢行步道,綠化景觀也進行了提升,出行環境更加舒適了。”藍小莉高興地說。
濱江大道于2006年建成通車,是石泉縣城的主干道之一,也是一條休閑景觀大道。由于人流車流量較大,路面和人行道地磚都有不同程度破損,既影響城市形象,也影響交通出行。去年初,石泉縣人大代表、北街社區黨總支書記劉正平通過深入走訪調研,了解群眾需求,向縣人大常委會提交了關于濱江大道改造提升的建議。
在石泉縣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經過全體人大代表票決,“改善中心城區群眾出行條件,實施濱江大道改造提升工程,為群眾提供更加美觀便捷的出行體驗”被納入了2022年民生實事項目。當年5月底,3.5公里長的濱江大道通過改造提升,成為嶄新的沿江休閑景觀大道。
民生實事由人民群眾說了算,定了就要干。近年來,石泉縣人大常委會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推行民生實事人大代表票決制,生動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以“小切口”做好為民服務這篇“大文章”,扎扎實實辦好民生實事,實實在在對人民負責,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如何找準查實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讓民生實事項目匯集更多的民意民聲,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和期盼?石泉縣充分發揮人大代表聯系選民作用,縣域內各級人大代表通過積極主動走訪、進代表聯絡站接待選民、組織開展代表活動等多種方式,廣泛征集人民群眾對民生實事項目的意見建議。
石泉縣政府制定出臺了《民生實事建議項目征集暫行辦法》,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網絡征集、書面征集、座談征集、調研征集等多種方式,聽取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實現了民生實事人大代表和縣政府雙向征集,讓民生實事項目更加體現民意。2022年,涉及教育、養老、就業等群眾關注度高、反映強烈的十件民生實事通過票決的形式在短時間內得到落實。
“我們對收集的民生實事項目建議進行分類、篩選,結合實施的可行性和財力保障等因素,組織代表、專家和相關部門進行反復論證,初選項目再通過縣政府常務會、縣委常委會和縣人民代表大會‘三堂會審’,讓票決過程更加科學規范、實施的項目更加切合實際、辦理的結果更加順應民意。”縣發改局總工程師靳凡介紹說。
為確保項目快速落地實施,石泉縣人大常委會成立了民生項目監督小組,對民生實事項目從事前、事中、事后開展全過程常態化監督,并會同縣狠抓落實辦對項目實施情況定期通報檢查,納入政府部門年度目標考核和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內容,通過人大有監督小組、每月有督促檢查、每季有督查通報、年終有代表評議“四有監督”方式,真正做到在參與中監督、在監督中支持,助力民生實事項目提質加速,促進了民生實事能夠辦快、辦實、辦好、辦精,努力讓人民群眾滿意。
2019年,石泉縣在全市率先通過人大代表票決產生民生實事項目。經過探索和實踐,逐漸形成了一套相對規范、科學、有效的工作機制。2022年,石泉縣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又表決通過了《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實施辦法》,進一步完善了“群眾提、代表定、政府辦、人大評”的工作思路,推進了民生實事項目決策和實施的民主化、科學化、制度化和法治化,更好地將民生實事人大代表票決制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一批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急難愁盼問題得到解決,民生實事的溫度讓更多群眾可感可知。
“我們積極探索實施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度,代表從項目征集初定、審議票決、監督落實和結果評價四個階段全程參與,充分體現了全過程人民民主。4年來,全縣41項票決民生實事項目得到有效實施,真正讓老百姓得到了實惠,人民群眾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石泉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方賢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