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玉鑫
走進石泉縣喜河鎮集鎮社區制衣廠,不大的廠房整潔明亮,工人們有的忙進忙出,進行拖料、封衣、打包,有的靈活動用手里的工具對衣物進行縫制、清潔、整理,干得熱火朝天。
“我在這上班一個多月了,這里工作環境好,離家又近,方便照顧家里老人。我一天最多能做200多件,按件計酬,多勞多得,有錢賺我就有使不完的勁兒!”家住集鎮社區的吳光芝高興地說道,說話間她的手指上下翻飛,熟練地擺弄著衣物,“咔咔”幾下剪去線頭,再疊放整齊。
正在對衣服進行清潔處理的老人名叫李寸秀,今年64歲,她家離制衣廠不遠,在這里上班快要兩個月了,老人很滿意現在的工作環境,“在這里工作不怎么累,我還吃得消,我的手腳還算靈便,別人能做的我也能做,每天到這里‘活動活動筋骨’,一月下來還能賺不少生活費呢!”老人笑得眼睛瞇成一條縫,言語間流露出對當下生活的滿足。
社區制衣廠負責人陳義美說,該廠于今年5月中旬建成開工,目前已有效解決當地70余人的就近就業問題,工廠還在持續招工,將全面帶動鎮村閑置勞動力就地就業。
坐落于鎮政府西北角的集鎮社區漢奇喜毛絨玩具工廠,是為解決移民搬遷群眾后續發展問題而引進的一家新社區工廠,于2018年建設成立,建有4層3200余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設立裁斷、填充、縫紉、手工、包裝等車間。
走進廠房,映入眼簾的是各式各樣堆碼好的布料,一臺臺振動刀切割機整齊排放,工人們熟練地操作著機器,一推一拉之間不同形狀的各色布料便切割完成了。忙著操作機器的工人夏其術在毛絨玩具廠干了有4個年頭了,孩子在外求學,干不了重活的他就在家門口的社區工廠就業賺錢養家,在這里上班工作性質穩定、薪資待遇不錯、勞動強度較低,讓夏明術感到很滿意。
邁入二樓生產車間,縫紉女工們井然有序地操作著機器,埋頭忙碌,伴隨著陣陣嗡嗡的機器聲響,縫紉機線頭在她們的指尖歡快飛舞,不多時,一個個可愛的毛絨玩具便縫制好了。自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開展以來,大量移民搬遷的群眾在喜河城鎮社區安置下來,隨著大批青壯年勞動力外出謀生,中老年人和家庭婦女賦閑在家,社區工廠為她們提供了穩定增收的就業崗位,成為鋪在家門口的一條“致富路”。
據玩具廠負責人劉德才介紹,目前,漢奇喜毛絨玩具廠共提供工作崗位達170余個,培訓了200余人,每年工人工資投入100余萬元,四年共投入約500萬元,收入的提高讓工人的積極性被極大調動起來,進一步帶動了周邊群眾就業。
據悉,下一步,喜河鎮將通過強化就業服務、加大就業培訓、積極宣傳就業政策、協調提升職工福利待遇等方式,讓越來越多的鎮村群眾走上就業崗位,并且既要“招得進”更要“留得住”。同時,切實做好“筑巢引鳳”工作,支持外出能人返鄉創業辦廠,為前來該鎮投資的企業項目提供一站式服務,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為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添柴加薪”,為實現鄉村振興蓄勢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