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通訊員(易守云)石泉縣牢固樹立“環境為王”理念,以四項舉措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不斷提升鄉村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
強化部署抓落實。按照縣負總責、專班推動、鎮村抓落實的總體思路,制定出臺了《石泉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4111”示范工程實施方案》《石泉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動方案 》《石泉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考核辦法》《進一步明確領導包抓示范鎮村的通知》《石泉縣百村萬戶“掃干凈、擺整齊、改旱廁、清污淤”行動實施方案》等相關文件,召開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題會議2次,印發專項督查通報2次。建立健全了縣級領導包聯、部門包抓、鎮村落實機制,組建了工作專班,逐級逐層落實落細屬地責任、行業責任,集中時間、集中資源、集中力量形成了推動工作的合力。
突出整治抓重點。主要以垃圾、污水、廁所“三大革命”為重點,狠抓村莊清潔行動、“百千”工程、基礎設施建設 “三大工程”,穩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工程圍繞“八清一改一綠化”,以公路沿線、河道兩岸、河塘溝渠為重點,積極發動群眾,扎實開展農村清潔行動。“百千工程”按照“八不八保”要求,廣泛發動群眾,調動參與積極性,組織動員5000余人次開展室內外大掃除活動,組織實施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10個,有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主要是加強農村安全飲水、村組道路、農村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今年以來改造農村電網35.3公里,安全飲水提升工程49處,農村公路硬化26.4公里。
建章立制抓長效。進一步健全完善資金保障、督查考核、投訴舉報、河長管理、道路管護等制度,依靠科學的機制保障村莊清潔行動全面開展。配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類項目20個,總投資2000萬元,用于各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整體提升,通過項目的實施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同時,扎實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完善村規民約,通過評選“整潔庭院”,表彰“衛生家庭”,頒發環境衛生“流動紅旗”等方式,激發群眾參與環境整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群眾的主體作用進一步發揮,村容村貌由內而外煥發新生。
督查晾曬爭先進。建立晾曬工作機制,每季度組織一次由縣委政府分管領導、各鎮主要領導、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的“三看三比”現場觀摩會(看產業比發展,看環境比變化,看項目比進度),對全縣11個鎮進行晾曬評比,現場打分,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前四名頒發流動紅旗,在年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單項考核中加分。通過“三看三比”活動,發現工作亮點,點評工作不足,充分激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熱情。并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列入督查內容常態化督查,在鞏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每月調度會上通報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情況,確保督查常態化開展。
截至目前,石泉縣確立的池河、城關、迎豐、后柳4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鎮,絲銀壩、明星、中壩等13個示范村環境整治工作得到全面提升,打造美麗庭院1014戶,建設花園、菜園5404平方米,修建籬笆、花墻8500余米、文化墻8處,安裝路燈710盞,建設垃圾填埋場4個、垃圾壓縮中轉站9個、配套垃圾轉運車39輛、垃圾箱879個、垃圾桶15025個,生活垃圾處理率達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