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王敏)石泉山路,是一條彰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文明發展的幸福路,是串聯石泉全域山地江河、景區景點、非遺民俗、歷史文物等生態人文特色的“大環線”,也是一條激活鄉村活力、帶動山民增收、催生鄉村旅游新業態的旅游共富路。一條條縱橫山野、峻嶺、湖泊等地段的石泉山路,串聯起國省道、盤山公路、鄉村旅游景區景點、民宿、土特農產品生長地等資源,成了絕佳的風景大道,讓游客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享受得到美景。
到綠水青山間尋覓品質生活,已然成為眾多都市人休閑旅游的新方式。石泉縣將旅游資源整合起來,以線連點、以點帶面,串聯起現有的山地、山居、山景,推出綠水青山游、繽紛花季游、縣城休閑游、鄉音鄉情游、水果采摘游、濃情土味游、美食探尋游等石泉特色旅游線路,通過“微改造、精提升”,拓展新的文旅空間,打造一批特色景觀,提升兒童樂園、鄉村驛站、非遺工坊等,關聯起多元的市場主體,吸引了絡繹不絕的游客前來打卡。
在中池花海·魅力田園景區,三五成群的游客在這里感受夏日美好。卡丁車、彩虹滑道、兒童城堡、網紅秋千等娛樂項目讓游客樂在其中。行綠道、逛花海、玩項目、吃小吃,到中池花海來游玩的游客絡繹不絕,熱鬧非凡。新開的網紅民宿院子里花鳥成趣,房梁上晃動的大紅燈籠在鄉村道路上格外顯眼。
在石泉醉美桑海景區,網紅打卡點“天空之境”、空中漂流、山地摩托、高空滑索與成片的桑海相映成趣。節假日期間,石泉縣池河明星村的“滄海桑田”景區迎來紛至沓來的游客,各種游玩項目深受游客追捧;果桑采摘園里,游客穿梭在密密麻麻、或高或低的桑樹林里,提著果籃盡情采摘,一邊品嘗美味,一邊感受生態美景。
近年來,池河鎮明星村通過農旅融合發展和集體經濟帶動,實現了桑園變景區、舊宅變民宿的美麗蝶變。全村共有1600余人融入產業鏈,帶動群眾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吸引20余戶外出群眾返鄉創辦農家樂、精品民宿、特色小吃及手工作坊,走出了一條推窗見景、開門迎客、就地轉崗、居家經營的增收之路,讓這個傳統的山村變為宜游、宜業、宜居的旅游示范村,讓原本的山路、窮路變為振興路、文旅路。
“秦巴水鄉·石泉十美”,石泉不僅有大美河山,肥沃的土地也孕育出了豐富的農特產品。尤其是鬼谷子臘肉、七彩水果花生、桑葚酒、桑葉餅、庖湯會系列農特產品等,都成了頗受游客青睞的知名旅游產品。來石游客除了欣賞山水美景、感受田園風光、品嘗特色美食,回城時,汽車后備箱還裝滿了綠色健康的農家特產。
自國家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工作以來,石泉縣文化和旅游廣電局積極響應,通過初級農產品進景區景點、游客中心、集散中心和擴大線上銷售渠道等方式,發展“后備箱”經濟,讓遠山遠水的山鄉土貨走出山門。“人進來、貨出去、心留下”,山路的聚富效應為石泉廣袤鄉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如今,在石泉“品山耕、住山居、飲山泉、走山路、賞山景”的石泉“山”系鄉村體驗旅游自主品牌正躍身成為文化自信路、幸福共富路、傳統景區轉型升級路和旅游化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