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王勇 歐為誼)針對新冠疫情局部零星點狀爆發特點,石泉縣人社局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創新辦事舉措,多管齊下,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創業就業、技能培訓、產業發展、勞動維權等工作,為疫情防控、群眾就業增收、縣域經濟發展貢獻了人社力量。
落實疫情防控責任。在落實落細機關事業單位疫情防控要求同時,從局機關、下屬單位抽調三分之一的骨干力量參與全縣疫情防控,由縣上統一調配;將共駐共建社區分成8個網格,在家干部集中兩天時間,按照“逢戶必訪、不漏一人”的原則,通過敲門行動完成386戶排查工作,助力了社區防控工作;組成兩個工作組對全縣新社區工廠疫情防控落實情況逐一排查,并建立新社區工廠疫情防控工人及其家屬來返石排查“零報告”機制,保障企業正常生產,促進群眾安心就業。
優化簡化辦事程序。針對群眾利益攸關的高頻事項,采取進一步簡化、優化辦事流程進行受理。依規減少就業、創業、社保補貼申報資料,推行容缺受理;實現一次性創業補貼、求職補貼、交通補貼在村(社區)受理代辦,讓群眾“零跑路”;落實創業擔保貸款網上申請“不見面受理”;針對行動不便、認證有困難的高齡老人,采取干部入戶方式開展生存認證,有效減少了辦事群眾外出頻次。
送教上門就近就業。按照以縣職教中心為主陣地、民辦培訓機構為補充的原則,整合縣內培訓資源,重點圍繞“六大產業鏈”開展訂單、定向、定崗培訓,常年在鎮、村(社區)開展長、中、短期技能培訓班,組織群眾就近培訓,培訓后就近推薦就業。
抓實抓早勞動維權。針對特殊時期勞動維權特點,對易發生欠薪案件的工程項目,足額收取“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在工地醒目位置制作專欄宣傳《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定期到項目單位檢查,詢問業主工資支付情況,了解農民工工資到賬情況,做到底子清、情況明,對勞動維權案件早發現、早調查、早查處,促進農民工在工地安心務工。
線上招工適時送崗。充分運用“報、網、端、微、屏、群”等媒體資源,分鎮分區域精準推送就業崗位,將縣內優質崗位信息推送到千家萬戶,做到家喻戶曉,以新社區工廠、旅游景區等就業平臺為依托,打造群眾“1公里”就業圈。
做大做強“歸雁經濟”。按照“引回一個帶回一幫”的思路,大力引導創業能人、企業高管、技能人才和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立足生態、富硒、綠色優勢,緊扣六大產業鏈,返鄉創辦新社區工廠、鄉村工坊、生產型企業、民宿、農旅融合等項目,有序吸引成熟產業工人回鄉留鄉就業,不再為收入遷徙外地就業。
截至目前,該縣人社局通過APP、上門服務等方式開展生存認證3.08萬余人;以“零跑路”“不見面受理”等方式受理辦結就業、創業、社保等惠民事項2920項;新發展“歸雁經濟”各類創業實體290個;到鎮到村(社區)開展培訓35場次,培訓1210人;在線上動態推送就業崗位1.3萬個,為新社區工廠及縣內重點企業組織勞動力留鄉就業1915人,從源頭上避免了人員流動,保障了縣內企業用工需求,促進了企業滿負荷生產,助力了縣內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