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曹景)近年來,按照農旅融合的發展思路,石泉縣明星村立足蠶桑產業特色,逐步探索蠶桑和鄉村旅游融合發展模式,延伸蠶桑產業鏈條,走出一條蠶桑富民的增收之路。截至目前,全村蠶桑產業年產值超過3000萬元,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超過40萬元。
村社合一,建強基層組織。明星村黨總支充分發揮蠶桑產業優勢,根據黨員從事產業情況,創新性地將“支部建在產業鏈”上,成立蠶桑黨支部,組建蠶桑專業合作社。通過推選有思想、懂經營、會管理的鄉賢能人為村干部,由黨支部書記兼任合作社理事長,探索形成了“村社合一”的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支部按照“將能人發展為大戶,大戶發展為黨員,黨員帶領群眾致富”的思路不斷吸納能人,通過黨員主動對接桑農,幫桑農化解生產難題、傳授實用技術、提供致富信息。為全面提升蠶桑生產效益,合作社還專門引進小蠶共育、多批次養蠶、省力化蠶臺和自動上蔟等先進技術,全面鋪開桑園套種、桑園養雞等種養模式。此外,明星村黨總支還牽頭成立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組建陜西明星滄海桑田旅游公司。
三變改革,聚合發展要素。為實現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2019年,明星村組織村民將閑置土地入股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合作社再統一流轉給陜西嘉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石泉縣錦絲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進行菜桑、果桑種植,通過組織農戶到產業園區務工,實現集體和農戶雙增收。在旅游景區發展建設過程中,明星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也多次流轉村民土地,用于高標準農田、智能化養蠶室等建設。為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明星村將村集體閑置公共房屋和農戶房屋入股旅游公司,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
三產融合,延伸產業鏈條。為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明星村一方面圍繞“桑蠶繭”開發系列農產品和旅游商品,成功研發“蠶桑富硒宴”,開發出桑葉茶、桑葉餅等。另一方面,立足研學旅游定位,不斷豐富景區旅游業態。打造了小蠶共育室、智能觀光蠶室、桑品種博覽園等功能館室;建設了果桑采摘園、四季觀光果園、趣味小菜園、親子農場,推出果蔬采摘、菜園托管、蠶寶寶認養等農旅體驗。
多方參與,構建利益聯結。明星村創新探索“政府投資+招商引資+村民投資”的經營模式和“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控股陜西明星滄海桑田旅游公司,每年獲得不少于36萬元的收益。通過政府招商,引進立勛鼎勝旅游開發公司等市場主體,每年將收益的20%交給旅游公司作為管理費,促進各方增收。通過支部黨員干部帶頭入股旅游公司,吸引不少村民實現創業就業。通過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與天成絲業有限公司簽訂訂單收購協議,保證蠶桑市場供銷渠道和價格穩定。通過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和蠶桑合作社每年發放集體分紅,帶動全村村民享受蠶桑和旅游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