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縣北依秦嶺,南枕巴山,環抱漢江,豐富的濕地資源和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孕育了“石泉十美”,也吸引了成群的朱鹮落戶安家。為切實提升朱鹮保護水平,該縣念好“五字”訣,當好朱鹮保護衛士,讓美麗的朱鹮成為彰顯石泉優美生態的靚麗名片。
突出“宣”字增意識。該縣采取發放通告、播放保護宣傳片、制作警示牌等方式,向廣大群眾宣傳朱鹮的特征、活動規律和保護知識,講述石泉朱鹮的發現史和保護故事,讓大家懂得保護朱鹮的重要意義,知曉朱鹮是與我們同享一片藍天共飲一江清水的朋友,通過加強宣傳,讓更多的群眾主動參與到朱鹮保護隊伍中來。
聚焦“準”字提責任。精準摸排全縣朱鹮活動區域和數量,確定7個朱鹮保護區,保護區內各鎮、村、管護員明確管護職責,在每個劃定的朱鹮保護區內分別設立保護區范圍四界圖、責任保護體系圖、警示宣傳牌等,進一步夯實管護責任。同時,對管護人員加強朱鹮生活習性方面的培訓,在保護區科學放養魚蝦、泥鰍等,保障朱鹮的覓食需求。
健全“巡”字強體系。充分發揮現有生態護林員和森林管護員的作用,在日常巡山途中加強對朱鹮的宣傳和保護,同時聘請兼職巡護員加大對朱鹮重要分布區域的巡查,尤其在繁殖期對朱鹮繁殖的巢樹加強監測,提高朱鹮幼鳥的出生率和成活率,通過明確責任區域,建立巡護臺賬,健全報告制度,確保朱鹮覓食地安全、夜宿地不受打擾。
嚴格“禁”字優環境。對朱鹮繁殖、活動地區的森林、樹木、農田、河流、庫塘等嚴加保護,嚴禁采石、挖沙、盜獵、盜伐等違法行為,在朱鹮覓食區嚴禁使用化肥、高濃度農藥和投放鼠藥,任何組織和個人嚴禁收購和私藏活鳥、鳥蛋、羽毛和掏窩、撿蛋、追逐轟趕朱鹮等行為,并嚴格朱鹮保護區域內的居民生產活動,對干擾性大的活動采取管控,切實為朱鹮生存繁殖提供優美的生態環境。
攜手“情”字享生態。天上朱鹮展翅飛,地上行人莫擾之,縣林業局堅持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組織招募一支朱鹮保護工作志愿服務隊,用心用情的為廣大群眾講述保護生態、保護朱鹮是一首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曲,倡導大家攜起手來,保護好朱鹮賴以生存的棲息地,不踩生態紅線,才能為石泉更綠更美添色增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