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郭家斌
“以前,我在沿海地區打工,由于家庭和身體原因,不能外出務工。如今,在家門口的新社區工廠上班每月也能拿4000多元工資,不但收入沒減,還能照顧老人。”謝某梅熱情地對筆者介紹自己工作情況。近日,筆者深入各鎮易地移民搬遷社區對社區群眾就業情況進行實地采訪,謝某梅的情況反映了陜西省石泉縣“筑巢引鳳”,建設新社區工廠促進社區群眾就業的真實寫照。
背景:新問題激發新思路
石泉縣地處陜南秦巴山區,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涵養地,受地理條件影響,農業產業發展有限;受環境保護掣肘,工業亦不能放手發展。農民收入以務工為主,轉移就業收入高達農民人均收入的72%。2010年以來,隨著避災和脫貧移民搬遷政策的實施,大量農民向城鎮和川道聚集,形成易地移民搬遷社區,僅城關鎮楊柳社區就聚集搬遷群眾220戶7000余人。易地移民搬遷,雖然改善了居住環境,但是農民離開土地帶來的是農業產業發展不便。同時,隨著人口老齡化和二孩、三孩生育政策的放開,外出務工人員面臨照顧老人、小孩的困難,很難離鄉離土,家庭收入來源困難。針對以上問題,縣人社部門積極向上反映,得到市縣黨委、政府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與支持,確立“建立易地移民搬遷勞動密集型新區工廠,促進社區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工作思路,并迅速組織實施。
筑巢:新思路催生“新工廠”
工作思路明確后,石泉縣人社局不等不靠,主動作為,立即組織人員赴東南沿海地區進行考察,對全縣50余個易地移民搬遷社區進行實地調研,制定《新社區工廠建設發展方案》,確定毛絨玩具文創產業、電子線束產業和服飾、農產品加工為該縣新社區工廠發展的主導產業。縣政府成立新社區工廠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由縣人社局牽頭抓總,縣發改、財政、經貿、經開區等部門配合,鎮、社區具體實施,整合移民搬遷后續扶持、脫貧攻堅、蘇陜協作和創業發展資金近億元,縣財政配套6000萬元,在全縣易地移民搬遷大社區先行試點,建成以毛絨玩具為主的新社區工廠28家,于2019年底率先在全省全市實現“100戶以上移民搬遷社區新社區工廠全覆蓋”。2020年以后,該縣又搶抓東南沿海地區產業調整、加工企業向西部轉移的良好機遇,大力發展電子線束產業,按照“總部企業+社區工廠+家庭工坊”的模式,在全縣所有城鄉社區建立新社區工廠。截至目前,通過新建、改造、購買、租賃等方式,建成總部型勞動密集型企業8家、新社區工廠40家、加工點37個、家庭工坊178家。
引鳳:新工廠引來新業主
新社區工廠的關鍵是要有人生產經營、有良好的經濟效益,才能吸納更多的勞動力就業。為此,石泉縣出臺新社區工廠水電、房租、物流、用工補貼和稅費減免、獎優等優惠政策,為招商引資企業提供“保姆式”全程代辦服務,一邊建廠一邊招商。縣委、縣政府和縣人社局領導親自帶隊,到江蘇、上海、浙江、廣東、深圳等東南沿海城市進行招商引資,每年舉辦兩次蘇陜協作招商引資推進會,介紹石泉區位優勢、人文歷史、營商環境和優惠政策,吸引客商落戶石泉。今年以來,石泉縣人社局就組織招商小分隊外出開展招商活動3次,在行業內引起高度關注,接待企業來石考察40余次,引進電子線束總部型企業3個。同時,用足用活創業就業政策,大力發展“歸雁經濟”,全面落實創業貸款和創業就業基地補貼、吸納就業補貼、以工代訓補貼、崗前培訓補貼、技能提升補貼、社會保險補貼等創業就業政策,吸引外出就業創業能人回鄉創業、興辦新社區工廠。在企業落戶和發展中,為其提供良好的跟蹤服務和人文關懷,配套建設公租房、職工宿舍和食堂、職工子女托管中心等配套設施,切實解決企業管理人員辦公、工人食宿和小孩托管問題,使其安心經營、放心發展。“石泉的營商環境很好、政策特別優惠,縣人社部門和各鎮服務也很周到,我于去年11月來石考察,12月就決定將江蘇整體搬遷至石泉,截至目前電子線束全產業鏈搬遷基本完成投產,在石泉建立1個康達電子產業園,同時建成6個鎮十幾家社區工廠、還有加工點,準備在石泉大發展”康達電子老總陳鳶在采訪時說。石泉縣還注重發揮企業業主和創業能人政治作用、落實政治待遇,推薦90余名返鄉建立新社區工廠的創業能人進入村、社區“兩委”班子、20余名新社區工廠企業家被評為市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我于今年回鄉創業,縣人社局和喜河鎮給了我大力支持,在喜河鎮建起了社區工廠,圓了回鄉創業夢,鎮政府還推薦我為縣政協委員……”回鄉創業能人呂龍正激動地說。
成效:開創“三贏”新局面
石泉縣通過“筑巢引鳳”、建設新社區工廠,不但提供就業崗位8000余個,解決了3800余名社區群眾就業難題,而且新社區工廠企業年產值達5億多元、出口創匯2億多元,有力地促進了民營經濟和返鄉創業發展。同時,社區群眾就近就地就業,不僅有穩定的家庭收入,還兼顧了贍養老人、撫育子女、照顧家庭,使親情常在、夫妻關系穩固、家庭和諧美滿,從而減輕了社會負擔、消除了不穩定因素;社區加工點和家庭工坊還解決超勞動年齡老年人的就業困難,開創了促進就業、推動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三贏”新局面。回望采訪場景:在康達電子新社區工廠車間,一位嫻熟的女工正在流水線上做網絡跳線,筆者隨即上前與之攀談。“我現在年齡大了,出去干活沒人要,以前只能在家種點地,現在土地征用了,沒啥事情干,在這上班很方便,生活充實了,心情也好了;由于離家近、活也輕松,掙錢顧家兩不誤,屈指一算,我在這已經干了大半年了,平均每月能拿到2800元左右。”女工江大彩高興地說道。
展望未來,石泉縣正在制定新社區工廠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務實推進新社區工廠提質增效,促進社區群眾高質量就業、穩定增收,將更加有力有效地鞏固脫貧成果、促進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