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何超)“這批山油茶苗屬于3年齡,已經嫁接改良了,成活以后3-5年就能實現掛果,10年后進入豐產期,因為屬于木本植物,一旦成林后經濟效益持續至少80年,栽種時要注意.....”。眼前正在給大家講解油茶種植技術的人,名叫江本忠。他既是喜河鎮長陽村的支部書記,同時也是石泉縣俊豪油料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
頂著雙重頭銜的江本忠,早在2017年,就把眼光瞄準了油茶種植這個產業。油茶是一種長效的經濟樹種,一次種植、多年受益,盛產期可達80年以上,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顯著,對貧困群眾增收致富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2018年初,江本忠先后出資30余萬元,多次邀請古法壓榨油技巧傳承人江恒年進行技術指導。在江恒年的指導下江本忠熟練掌握了傳統冷榨技術,并對傳統冷榨設備進行了修復。
此外,江本忠采取“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從村民手中流轉土地250余畝,從江西調運了7萬株改良山油茶苗,新建了長陽村山油茶種植基地,聘用貧困勞動力對土地進行打理并集中管護。目前,一期已完成油茶示范園種植250.5畝,二期補植并擴大面積100畝。預計豐果期年產油茶果100萬斤,年產值預計可達到300余萬元左右。
為了積極發揮黨員在助推脫貧攻堅上的引領作用,江本忠按照貧困戶認領栽種、投工投勞,合作社代種代管、統一收購的模式,已與22戶55人建檔立卡貧困戶簽訂了入股管護協議。針對油茶長效性強但見效慢的問題,2019年合作社又在土壤條件好、集中連片的部分地塊規劃100油葵,并召開貧困戶大會,動員貧困戶栽種油葵。對于自種的農戶由合作社免費提供籽種、肥料,統一收購,對于代種代管的農戶,吸納到合作社務工,發放工資報酬,極大地促進了農村閑散勞動力就近就業增收。
截止目前,該合作社已與24戶65人貧困戶簽訂了油葵種植收購協議。通過油茶產業的規劃落實,極大的增強了合作社帶貧益貧能力,激勵了貧困戶干事的熱情,增加了綜合經濟效益,為長陽村探尋了一條高質量的脫貧興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