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王敏)近幾年,石泉縣把旅游興縣作為重要發展戰略,把生態優勢、建筑風貌、民俗文化等融入其中,一個個鄉村振興項目有序推進中,初步形成全域鄉村旅游新格局。
該縣的中壩作坊小鎮,是隱秘在陜南秦巴山中的一個原始村落,千百年來,淳樸善良的中壩人在這里春耕秋收。而今的中壩村在規劃建設過程中,結合創建全域旅游總體要求,有效銜接產業發展、土地利用、生態保護規劃,整合區域歷史文化及景觀資源,將項目打造成集非遺體驗、民俗體驗、鄉旅文化、美食民宿于一體的田園文化旅游綜合體。一方面注重引入獨特的非遺文化和經營業態,培育文化產業;另一方面因勢利導,以“筑巢引鳳”的形式,有針對性招引文化名人、藝術名家、非遺傳承人、手工藝人和藝術協會、收藏協會等各類藝術家和文創團隊入駐中壩作坊小鎮,形成了現代意義上對非遺文化、民俗文化、農耕文化、鄉愁文化的再造業態。一個集山水風光、非遺體驗、農事體驗、特色美食、手工作坊、休閑養生等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綜合景區華麗綻放。
該縣饒峰鎮如今也開始大放異彩。走進饒峰鎮,映入眼簾的是水泥路縱橫交錯,戶戶相通,由空閑地改建而成的文化廣場,健身器材齊全,成為鄉親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舊磚瓦做成了菜園的圍欄,廢坑塘變成了垂釣園、荷花塘,廢閑地整理變成小游園、小菜園,舊木料變成錯落有致的籬笆....饒峰鎮僅是該縣建設“美麗鄉村”的一個縮影,各個鄉村顏值越來越高,各美其美。
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典型代表,饒峰鎮圍繞“山水田園生態休閑”高點規劃,建設饒峰驛站成為“田園風光、農家休閑、生態體驗、健康養身”特色的旅游休閑地。同時持續開展廁所革命、保潔革命和道路革命。扎實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加大農村道路建設力度,基本實現村村通、戶戶通,深入推進特色種植村、規模種植園建設,切實將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到村、落實到戶。
此外,該縣的堡子村也持續發揮著十多年的草莓種植優勢。近些年更是創下的“石泉紅”品牌,享譽省內外。 如今,這個村子有五十多戶投入草莓種植,草莓大棚一百多架,果品質量以色澤艷麗、清甜可口聞名。
該村還積極鼓勵群眾發展以讓游客體驗為主要形式的農家樂,引導和支持農民創辦特色餐飲、觀光、休閑、娛樂等,拓展延伸鄉村旅游產品鏈,多渠道發展鄉村旅游。這里不僅可以在田園美景中采摘蔬果,在“農家樂”吃土菜,還可以在農家體驗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