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郭健)隆冬時節,走進石泉縣饒峰鎮新場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的安居房,水泥路蜿蜒伸向遠方,直立在路邊的是一盞盞太陽能路燈,村民們在寬闊的廣場上打籃球、下象棋、健身、曬太陽,在這偏遠的大山深處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正在新落成的村級黨群服務中心忙活的村文書舒道廣說:“一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地,村上活動室破舊不堪,村主干道還是坑坑洼洼,偏遠小組只有爛泥路,村民們上個街來回要兩天時間。”作為偏遠貧困的新場村何以在這么短時間內實現“華麗轉身”呢?我們在村民那里找到了答案。
家住新場村二組的黃東洲家有4口人,原來住的是4間土坯房,一到下雨就天穿地漏,其中一間已經搖搖欲墜,生產生活極其不便。為了幫他改善住房條件,縣司法局包聯干部多次上門宣傳搬遷政策,查看居住環境,收集搬遷資料,為他順利搬進新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了確保黃東洲的可持續發展,包聯干部為他量身制定了發展經濟效益可觀的烤煙種植產業的脫貧計劃,今年黃東洲種植烤煙20畝,現在已經基本烘烤完畢,再加上是合同收購,妥妥地能賣8萬多元錢,刨去成本,能有5萬多元的收入,這讓黃東洲一下子就脫離了貧困,走上了致富路。
在黃東洲搬家的那一天,縣級包聯領導、縣司法局和鎮政府為他送去了床上用品、電風扇、電磁爐、電飯鍋等居家物品,包聯干部和村組干部還自發前來幫忙,只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黃東洲一家就搬進了新房子。黃東洲說:“我原來住到新場屋里有三間土墻房子,一下雨蠻漏,交通也不啥方便,司法局的林建華同志來了,幫我們在饒峰集鎮安置點買了一套房子,買房子、簽合同都是他帶我一路去簽的,后面相關的搬遷手續,都是他給我跑的,這我搬到新房子來了,現在不管下多大的雨啊,我都不再擔心了,我要感謝司法局,感謝共產黨,住到這么好的房子,還有這么好的條件,感謝了。”
自扶貧包抓新場村以來,石泉縣司法局堅持以“三個六”精準扶貧方略為指導,針對新場村地處偏遠、山大人稀、交通條件落后、環境衛生欠佳、產業布局不合理等實際問題。充分利用扶貧項目資金,整合幫扶資金,重點實施了村組道路硬化、村級黨群服務中心、衛生室、村級廣場、便民橋、通訊設施安裝、廣電寬帶入戶等建設項目。在產業發展上緊抓烤煙、核桃、蔬菜等優勢項目,采取獎勵扶持措施。在司法局的支持下,村上還成立扶貧互助合作組織,采取領導包抓、村兩委監督、倒排工期等措施,加快項目實施進度,持續改善了新場村的貧困面貌,有效解決了一批制約群眾發展的難題,讓新場村徹底改變了模樣。
兩年來,新場村基礎設施項目投入資金近千萬元,完成集中安置點兩個,101戶貧困戶實現安全住房有保障,實施道路硬化6.8公里,便民橋3座,新建村黨群活動中心和衛生室,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在產業發展中,司法局除爭取到產業扶持資金70多萬元外,還自籌資金十余萬元,經過篩選甄別,獎補給新場村產業發展戶。在激勵措施的鼓舞下,新場村貧困戶今年發展烤煙500畝,黃花50畝,管護新建核桃園1500畝,辣椒70畝,新發展各類養殖大戶17戶,實現村有主導產業,戶有增收項目,切實讓農民增收致富脫離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