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明)近五年來,石泉縣以“抓普及、促均衡、提質量、重創新、強管理、出效益”的總體思路引領縣域教育發展,全面推進教育領導、教育人事、課堂教學、德育工作、教育信息化等各項教育改革,全縣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成果豐碩,相繼被授予“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陜西省教育強縣”稱號,再次刷新了“小縣辦大教育、窮縣辦強教育”的輝煌記錄,向黨的十九大獻上了一份厚禮。
亮點一:深化教育領導體制改革強保障
石泉縣堅持將教育納入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全面落實教育“三個優先”,建立了“縣長主管教育、一名常委聯系教育、一名副縣長協管教育”的領導體制,縣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定期研究教育的工作機制,同步建立了縣域內教育優先發展問責、鎮和部門教育工作目標責任考核、縣級領導對口聯系學校、人大政協定期調研視察教育工作四項長效機制,每年評選表彰重視教育“好書記”、“好鎮長”、“好局長”和明星校長、十佳教師,在全縣上下形成了全力興教、齊抓共管的教育優先發展局面,縣域教育發展躍升至全省先進行列,該縣連續四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教育工作先進縣”,縣級黨政班子履行教育工作職責考評也連續三年被確定為“優秀等次”。
亮點二:深化教育人事管理改革強師資
石泉縣始終把創新教育人事管理機制作為促進教育內涵發展、加快提升教育質量的根本突破口,為著力破解長期以來城鄉師資配備不均、教師隊伍活力不足等根本問題,陸續制定出臺了涉及校長隊伍管理、學校處室及學科崗位設置、教職工全員聘任、教師交流調配必考、師德及績效考核、職稱評聘改革、教師定期回爐學習等一系列規范性教育人事管理制度,各項制度都與教師的工作業績、切身利益掛鉤,全面建立了“能城能鄉、能多能少、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教育人事管理新機制。五年累計新培養縣級以上各類名師700余名,縣域骨干教師體系基本建立,城鄉師資配置基本均衡,教育內生動力深度激活。
亮點三:深化學前辦學體制改革惠民生
石泉縣把解決“入園難”作為學前教育發展的關鍵,在公辦園還無法實現全覆蓋的現實情況下,采取公辦、公建民營、民辦公助和民辦4種辦園形式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 由縣財政對各類幼兒園實行三年專項補助,由縣教體局實行統一管理、等級評估,依照評估結果兌現財政獎補資金,極大地提高了幼兒園的辦園積極性和辦園質量,目前我縣幼兒園已達16所,學前三年入園率98.54%以上,初步形成了公辦、公建民營、民辦公助和民辦多種模式并存的學前教育發展格局,受到了上級部門的充分肯定。
亮點四:深化職教辦學體制改革強技能
石泉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組長,教體、農林科技、人勞、蠶桑等部門為成員的職業技術教育領導小組,形成了以縣職教中心為龍頭,負責制定規劃、下達計劃,統籌培訓項目、培訓經費、培訓師資;各部門分工協作,各司其職;縣職業高中和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培訓的農科教培訓網絡體系。指導職教中心積極探索適應市場用人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基本形成了校企聯合、產教融合、工學結合的開放式辦學格局。石泉職中2010年建成國家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11年建成省級示范中等職業學校,2016年創建為國家中職改革發展示范校,2017年啟動全國職成示范縣創建工作。
亮點五:深化德育工作改革重育人
石泉縣確立了“準確定位主體、科學設定目標、突出工作重點、把握關鍵環節、實施全員全方位全時空育人”的中小學德育工作思路,創新建立了兩大中小學德育長效機制:即創新建立德育工作組織推動機制,縣教體局將德育工作置于年度各項教育工作的首位優先安排部署,建齊配強各校黨團隊會等群團組織機構,在全縣基本形成了,“局長主推、校長主抓”的德育工作新局面,全縣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顯著增強。
亮點六: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質量
石泉縣系統設計和扎實推進全縣中小學構建高效課堂工作,配套出臺了涵蓋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的教學質量考核獎懲辦法。堅持從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學手段、優化教學方法入手,加大對各學段各學科課堂教學改革的指導力度,全面普及啟發式、探究性教學方法,基本形成了各學段相互銜接的高效課堂體系。在推進高效課堂建設的同時,全面規范第二課堂建設,全縣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已經步入了持續提升的發展軌道,各類教育質量創歷史新高。
亮點七:深化教育扶貧改革斬窮根
石泉縣在全市率先實施職業免費教育、學前三年免費教育的基礎上,分別自2012年春季起在全縣義務教育段學生全部實施了免費營養午餐計劃、自2013年春季起在全縣全面實施了15年免費教育,設立了政府高考勵志獎,啟動了千名教師結對幫扶貧困學生、深化留守兒童教育管護等系列教育扶貧新政策、新舉措,著力保障貧困家庭受教育權益。首創的“黨政統籌、部門聯動、教育為主、家庭盡責、社會參與、兒童為本”的“六位一體”留守兒童教育管護機制進一步完善,被國家授予“全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示范縣”稱號。
亮點八:借力教育信息化破解發展難題
石泉縣大力促進信息化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近五年累計投入5000萬元全面實現了中小學“三通”目標,基本建起了“縣政府抓統籌保障、教體局抓組織實施、縣師訓教研中心和電教中心指導各校抓教學應用、縣教育督導部門抓年度考核”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整縣推動機制,作為全省唯一一個以縣為單位承擔國家教育信息化區域綜合試點的縣區,2017年6月該縣以“優秀”格次通過教育部驗收,極大地提升了縣域教育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