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麗君)醫療機構以及醫師,護士的執業登記注冊,是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依法準入管理職責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依法就醫、助力醫患融洽的重要支撐。8月4日下午,在安康市石泉縣衛計局大會議室內,來自全縣醫療機構、民營醫院、個體診所的有關人員在這里集結,大家共同接受電子化注冊管理培訓,而這,也意味著石泉縣衛計系統邁出電子化注冊管理的重要一步。
十八大以來,全國衛生計生系統貫徹落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戰略部署,不斷深化醫療服務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分級診療體系初步建立,改善醫療服務行動扎實開展,多元化辦醫格局加快形成,醫療服務資源供給數量持續增加,潛能不斷釋放。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電子化注冊系統建設、管理、操作的規范和技術文件,統一數據標準、系統運行規則和應用管理機制,建立國家電子化注冊系統。各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優化整合、升級改造現有注冊聯網系統,加快構建省級電子化注冊系統,與國家電子化注冊系統實現互聯互通。
到2018年6月,市、縣衛生計生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建立電子化注冊系統,與國家電子化注冊系統實現互聯互通,實行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化注冊管理。到2020年,在全面實行電子化注冊管理基礎上,基本完成電子證照的發放和使用工作,實現行政審批服務便捷高效,監管動態及時,人人享有醫療資源信息服務的目標。電子化注冊系統要為業務拓展和業務融合預留空間,逐步實現與全民健康信息平臺、醫療機構校驗、醫療機構質量控制、醫師資格考試、醫師定期考核、醫療監督執法等信息系統的交互融合、資源共享。加快建設統一標識的數字身份,實現電子實名認證,嚴格規范相關數據的采集,應用行為。依托電子化注冊系統,建立全范圍覆蓋、全過程記錄、全數據監督的行政審批運行監控模式,加強對廉政風險點的防范管理。注冊登記的申請、受理、審核和決定各環節可追溯、可跟蹤。醫療機構、醫師、護士的基本注冊信息通過電子化注冊系統向社會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社會公眾可以通過電子化注冊系統便捷查詢有關醫療資源信息,為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提供信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