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蔡俊波)人勤春來早,萬事勤為基。節日喜慶的氛圍尚未褪去,后柳鎮的干部們就已擼起袖子在一線奔波忙碌起來。
“先給手上要抹上些肥皂,看就這個手勢順著母豬陰道,跟隨著母豬努責節奏慢慢往里伸,手碰到小豬后,用手指勾住小豬再隨著努責節奏慢慢往外拉,動作一定要輕柔,這樣豬仔就要可以成功接產出來。”鎮畜牧專干小蔡上班的第一天就充分利用農戶母豬難產這個現成案例,為周邊的農戶們示范起母豬難產處理與人工助產的技術要點。將技能培訓課堂搬到生產一線,通過手把手傳幫帶讓技能培訓發揮實效,成為群眾致富脫貧的“過河橋”。
“老陳,這個年過的鬧熱啊!今天我來給你拜年了,正好你家兒女們都在,我們一起再商量下這次云溪后柳項目涉及征用你家地的事,現在就剩下你和另外8戶還沒有考慮好了。”鎮干部張德明初七一早就到永紅村四組陳家補家里做起了征地動員工作。云溪后柳項目建成后,將會為當地提供1000個就業崗位,不僅如此該項精心打造的民俗飲食一條街還能為后柳的青年才俊們提供很好的創業機會。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用活“三項機制”的后柳鎮一掃往日干部們春節收假后“工作節奏慢,收假不收心”的狀態,用制度治愈干部們的假日綜合征,促使他們以高漲的工作熱忱,全身心投到“能人興業、產業興村”,抓實技能培訓服務于能人培育,加快推動重大項目落地開工,依靠強大的項目支撐推動整個經濟社會實現追趕超越的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