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莉)石泉縣堅持抓發展促動、樹點范帶動的脫貧攻堅工作思路,深入探索產業、創業、就業扶貧多種模式,今年啟動建設一批脫貧攻堅示范點,切實增強有效扶貧的效力和加快脫貧的效果。
產業推動脫貧。在 “三業”扶貧示范點建設中,產業脫貧示范點占主導地位。通過示范園、合作社、協會等組織牽頭,發展茶葉、中藥材、黃花菜等種植和香豬、土雞等特色養殖,推動貧困戶通過發展產業,增加造血功能,達到脫貧目標。熨斗鎮茶旅融合的扶貧園區,大力發展茶葉產業,并將茶葉產業與旅游業有機結合,改造和新建標準茶園,新建觀光茶廠,帶動貧困人口通過土地流轉、茶園務工、旅游接待等渠道增收,并探索出一條項目資金以股份方式撬動企業投入,產業帶動群眾發展的路子。在喜河鎮長陽村,利用當地山大溝深住戶散的自然環境發展林下生態養雞,已初步建設成符合長陽村特色的“一村一品”產業。11個產業脫貧示范點建設,可推動1萬余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創業帶動脫貧。積極鼓勵能人創業,對帶動貧困戶脫貧的創業大戶進行獎勵。根據貧困人口的就業創業需求,大力開展學校與企業、學校與園區、學校與產業對接,發揮資源優勢,培訓創業技能,使貧困群眾掌握一技之長,實現就業創業增收。示范點之一的饒峰鎮勝利村農林牧業開發有限公司,由回鄉創業的本村村民楊衛東創辦。公司牽頭流轉土地4000畝,發展鄉村休閑游及林下套種產業,80戶貧困戶以勞力入股,按比例分紅。
就業拉動脫貧。在兩河鎮童關村就業脫貧示范點,通過 “夢里水鄉”旅游項目帶動,傾力打造美麗鄉村。景區內部流轉貧困戶土地,建設生態農業種植體驗區,帶動貧困戶進景區就業,增加工資收入,實現了本村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全部就業,促進增收脫貧。
通過建設示范點牽引和帶動,形成了全縣“三業”發展促脫貧的示范體系,達到了“建成一個、帶動一片、致富一方”的目的,為實現全面脫貧摘帽奠定良好工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