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延羽
秋日的空氣中已帶著絲絲寒意,在平利大貴鎮后灣村埡坪組,一棵棵枝繁葉茂的柑桔樹掛滿了果實,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在山風的吹拂下,綠葉和果實相互摩擦發出沙沙聲,讓深秋的鄉村多了幾分生機和熱鬧。
這天清晨,果農正忙著采摘果實,一群從城里來客上門預定獅頭柑,他們看著樹上的果實,連連贊嘆:“大爺,你這柑子長得真好,個大顏色也亮,而且每棵樹都結了好多。”“我種的這5畝獅頭柑,每棵樹結的果子都有50-60斤,口感也極好。”貧困戶王宏銀笑著說道。
像王宏銀這樣的種植戶在埡坪還有很多,憑借光照時間長,土壤、氣溫適宜的優勢,這里出產的獅頭柑果實個兒大,酸甜可口,味道層次豐富飽滿,果肉柔軟無渣晶瑩剔透,口感爽朗,營養豐富,具有生津化食、止咳化痰的功效,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柑子每斤也能賣到6元,人均年收入可達3萬元。
獅頭柑長得好,村民“錢袋子”也鼓起來了。“目前,我們村經過5年的發展,獅頭柑總面積達300畝,預計總產量達5萬斤,今年又新栽植了80畝,4000根柑苗,后年便可掛果。”后灣村黨支部書記陳進明介紹道,“獅頭柑銷路也好,我們通過采摘、電商和訂單就能銷售完。”
近年來,大貴鎮堅持把產業發展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群眾持續穩定增收的治本之策,以“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經營管理模式為抓手,大力發展柑桔種植,助推產業結構調整,帶領群眾增收致富奔小康。未來,該鎮還將充分發揮柑桔種植技術成熟、品質優良、群眾積極性高的優勢,努力打造“一村一品”,推動柑桔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