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王武喜 李延羽)“珠顆形容隨日長,瓊漿氣味得霜成。”時至深秋,寒意來襲,但在平利縣大貴鎮后灣村埡坪組,一棵棵皺皮柑樹掛滿了黃橙橙的果實,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在山風的吹拂下,綠葉和果實相互摩擦發出沙沙聲,讓深秋的鄉村多了幾分生機。
清晨,貧困戶王宏銀正忙著采摘皺皮柑,一撥從城里來的客人上門購買,他們看著樹上的果實,連連贊嘆:“大爺,你這柑子長得真好,個兒大顏色也亮,而且每棵樹都結了好多。”“我種的這5畝皺皮柑,每棵樹結的果子都有五六十斤,口感也極好。”王宏銀笑著說道。
像王宏銀這樣的種植戶在埡坪組還有很多,憑借光照充足、土壤氣溫適宜的優勢,這里出產的皺皮柑個兒大,果肉柔軟,酸甜可口,營養豐富,具有生津化食、止咳化痰的功效,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每斤能賣到6元錢。
皺皮柑長得好,村民“錢袋子”也鼓起來了。“目前,我們村經過5年的發展,皺皮柑總面積達300畝,預計總產量達5萬斤,今年又新栽植了80畝4000根柑苗,后年就能掛果。”后灣村黨支部書記陳進明介紹道。
皺皮柑變身“搖錢樹”,離不開精心管護。就在去年,果樹突然染病,枯萎蒼黃,落果非常嚴重,產量急劇下降,果實顏色暗沉,一些種植戶都已放棄管護,準備改種其他物種。面對這一狀況,鎮村聘請專業農技人員實地考察,查找病因,對癥治療,消滅害蟲,并同步對農戶進行管護培訓。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蒼黃的果樹已滿園綠葉,一個個皺皮柑掛滿枝頭,還未正式上市便有了預定。該村還組織果農們在樹下嘗試套種黃豆、花生等矮稈作物和一些蔬菜,幫助農戶持續增收。
近年來,大貴鎮堅持把產業發展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群眾持續穩定增收的治本之策,以“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經營管理模式為抓手,助推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提升產業效益。該鎮在發展茶葉、生豬、富硒糧油等主導產業的同時,還將充分發揮皺皮柑種植技術成熟、果實品質優良、群眾積極性高的優勢,推動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