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梅興宇 文/圖
陽春時節,平利縣西河鎮的茶園正是一派忙碌景象。身挎茶簍的采茶人穿梭在青綠之中,嫻熟地將一片片鮮嫩的茶葉摘下,放入簍中。不一會兒,茶簍里便滿是碧綠的茶葉,散發出陣陣清香。
茶產業是西河鎮的特色優勢產業。近年來,西河鎮茶產業經濟規模持續擴大,茶葉種植面積和產量逐步提高,品牌美譽度穩步提升。如今,茶產業已成為當地聯農帶農富農的重要產業,有效助力鄉村振興。
家住西河鎮梅子園村的余順平正在連綿起伏的茶園里忙碌著。“現在正是采摘春茶的時候,特別忙,我一大早就來到茶園采摘茶葉了。”余順平說,自己長期在善斌生態茶廠務工,現在每天有一兩百元的收入。“在茶園工作離家近、收入也不錯,而且茶園還會不定期邀請茶葉專家開展技術培訓,讓我從中學到很多茶樹種植、管護的知識。”
在西河鎮欣園雅舍休閑農莊,一壟壟蜿蜒疊翠的茶樹“掛”在云霧縹渺的山坡上,綠意盎然。忙著采摘茶葉的人,不僅有茶農,還有來自上海、內蒙古等地體驗茶葉采摘樂趣的游客。在這里,游客們不僅能了解到茶樹品種、有機茶園管護、鮮葉采摘、病蟲害綠色防控等與茶葉生產相關的知識,還能參與相關的農事活動,體驗有機茶的種植、采摘過程和炒茶、制茶等項目。
△ 茶農茶山采茶
茶園變景區、茶山變“金山”……近年來,西河鎮從一片片茶葉入手,深入挖掘“茶文化”,聚力“茶產業”,持續推動茶產業提質增效、促進茶農增收、增強茶產業的綜合競爭力。
隨著產業規模逐步壯大,西河鎮茶產業的結構也在不斷優化,產業規模優勢逐步凸顯。
“采茶的方式大體有三種,分別是細嫩采、適中采和粗老采,其中細嫩采是指從茶樹上采下芽、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的細嫩原料,一般適宜制作特種茶……”在平利縣善斌公司國家專家服務基地,專家團成員劉濤正耐心地為茶農講解采茶知識。西河鎮在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基礎上,借助國家級專家服務站平臺的優勢發展茶產業,實現科技賦能、產業升級,驅動一片片茶園華麗轉身。
走進西河鎮西蒙茶葉有限公司的茶葉自動化生產車間,看到一批批新鮮茶葉正陸續運入。多條生產線上機器轟鳴,茶味的清香溢滿車間。公司負責人余濤介紹,通過引進自動化生產線,公司實現了茶葉加工智能化連續性生產,有效促進了茶葉標準化生產,擴大了生產規模。
如今的西河,既有“綠水青山”的顏值,又有“金山銀山”的內涵。截至目前,西河鎮擁有生態茶園7000余畝、茶企10余家。
“一片葉子富裕一方百姓,茶產業已成為西河鎮的特色產業和富民產業。”西河鎮黨委書記楊友軍說道,“西河鎮將進一步加大對茶產業發展的投入,借助國家級專家服務站這一平臺,組織專家通過技術指導、決策咨詢、項目合作、聯合攻關等,做優早春茶特色產業,培育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