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力 曾海成
8月14日至15日,全省“8·15”全國生態日主題宣傳活動在平利縣舉行。在研討交流會上,平利縣就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經驗作了介紹,老縣鎮蔣家坪村分享了創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的經驗。近年來,平利縣守好藍天、碧水、凈土,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走出了一條“城鄉因環境而美、百姓因生態而富”的“平利之路”,先后獲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國家鄉村振興示范創建縣、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綠色理念固底色
7月27日,平利舉辦領導干部培訓班,邀請浙江省鄉村振興研究院研究員任強軍以“踐行兩山理念 深化千萬工程 建設美麗鄉村 實現鄉村振興”為題作專題輔導。
平利牢記國之大者,強化理論學習,提高政治站位,堅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和“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科學論斷,充分認識到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平利最大的發展本錢與核心競爭優勢,必須以最大責任、盡最大努力保護,堅決守好“一方凈土”,最大限度為未來留足發展空間。加強生態文化宣傳,深入開展生態文明“六進”活動,讓環保理念走進尋常百姓家,凝聚綠色發展共識。
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廣度,平利深入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在2022年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中,平利位居全市首位。持續抓好揚塵管控、煙花爆竹禁放、秸稈禁燒,扎實推進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重點時段精準化治理,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5%以上。深化河湖長制,持續強化河湖管理,境內河流水質常年保持在Ⅱ類以上。2022年,壩河、黃洋河出縣界、廣佛水電站3個省控斷面水質上升至國家Ⅰ類標準,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達標率100%,地表水優良率100%,水環境質量排名全市第一。嚴格“三管三必須”要求,落實生態環境網格化管理,構建公檢法、農林水、生態環境多部門聯合執法模式。
綠色發展提成色
7月9日,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創建以蔣家坪為核心區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把平利縣建成感恩奮進實踐區、鏈式發展先行區、茶旅融合樣板區、鄉村振興示范區,示范引領全省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近日,農業品牌研究院公布2022中國地理標志農產品(中藥材)品牌聲譽前100位榜單,平利絞股藍以86.26的品牌聲譽值位列全國第8位。平利縣絞股藍產品以純天然、無公害和富含微量元素走俏市場。
平利以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為目標,扎實做好“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文章,大力推進生態價值轉化,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美麗環境正向美麗經濟加速嬗變,生態產業已成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實現了“含綠量”和“含金量”的同步提升。以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目標,把茶產業打造成樂業富民的首位產業,推動茶產業集群發展、全產業鏈提質增效,真正實現“因茶致富、因茶興業”,全縣累計建成茶葉和絞股藍基地25萬畝,實現產值18億元,連續三年榮膺中國茶業百強縣。提檔“一區三園”建設,聚力打造富硒食品、新型材料、生態康養三個百億產業集群,全縣累計建成規上工業企業101家、興辦社區工廠110家。打造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以精美縣城為核心、特色集鎮為支撐、魅力鄉村為節點,持續推進產城融合、景城融合、文城融合,初步形成了“一城三線八景”美麗鄉村旅游格局,累計創建AAAA級景區2個、AAA級5個,A級景區數量位居全市第二,旅游人數和綜合收入逐年攀升。
綠色家園增靚色
平利2022年榮獲“全省老舊小區改造先進縣”,2023年7月獲批“全省縣城建設示范縣”,入選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整縣推進”首批試點縣,長安鎮成為全國特色小鎮、省級文化旅游名鎮,龍頭村被評為“中國最美休閑鄉村”,蔣家坪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5個村被命名為全省美麗宜居示范村。
生態宜居相彰,留住鳥語花香,共享田園風光。平利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讓生態宜居的生活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加快以縣城為龍頭、百里鄉村振興示范帶為牽引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投資23.7億元全力推進縣城更新項目39個,分區施策、統籌推進,縣城公共服務供給和承載能力明顯增強。持續推進舊房改造提升、村容村貌凈化、基礎設施完善、圈廁革命攻堅、垃圾污水治理、院房環境清潔、庭院地頭美化、居住環境點亮“八項工程”,深入開展“掃干凈、擺整齊、改旱廁、清污淤”專項行動,打造一批宜居宜業宜游和美村莊,努力繪就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平利版“富春山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