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汪楠)近年來,平利縣把防止返貧監測幫扶作為推進鞏固銜接工作的首要任務,全面落實“2531”動態監測幫扶機制,以“五個堅持”為抓手,按照“縣級統籌、部門聯動、鎮村同步”的工作方式,扎實開展集中排查,及時發現風險、實施精準幫扶,為扎實推進鄉村振興示范縣奠定堅實基礎。
堅持排查走訪“戶戶見面”。在省市集中排查工作部署后,立即組織動員全縣鎮村干部、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等基層力量1200余人,分村成立集中排查工作隊,對全縣所有農戶全面進行入戶走訪。充分利用居民微信群、防止返貧網格監測企業微信群、務工監測工作臺賬等信息,通過微信、電話對外出務工人員進行聯系訪問,確保排查工作不落一戶、不漏一人。截至5月底,全縣137個村、6個易地搬遷社區完成排查59716戶,占全縣農村人口100%。
堅持風險研判“人人過關”。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飲水核心指標,重點關注老弱病殘孤等特殊群體,堅持排查結果每日一匯總、一周兩研判,把所有農戶按照風險等級,實行紅橙黃綠“四色”標注管理,對研判出的風險對象,及時啟動監測納入工作程序。全縣通過全面入戶走訪,重點排查“一碼通”申報、新致殘和重度殘疾人口、新增兜底對象、住院自付費用較高、2022年收入下降和低于8000元的脫貧人口等9074戶27500人,已納入監測14戶50人,列入重點關注9074戶27500人。
堅持幫扶政策“項項落實”。按照“有技能的送出去、有能力的帶起來、無勞力的兜起來”幫扶思路,堅持瞄準風險、對癥下藥,落實“一戶一策”幫扶措施,及早消除返貧致貧風險。目前全縣監測對象中,享受產業就業幫扶措施的1263戶、公益性崗位等開發式幫扶措施的260戶、兜底幫扶1170戶,創新出臺專項救助辦法,向92戶監測對象兌付救助資金148.8萬元,有效防止了患病家庭因支出驟增而致貧返貧。目前,全縣監測對象戶均幫扶措施2.81項,60%以上的監測對象已通過幫扶消除致貧返貧風險。
堅持部門聯動“環環緊扣”。建立“信息共享——篩查預警——核實反饋——信息比對——幫扶交辦”協作機制,縣鄉村振興局與相關部門緊密配合,根據工作需要隨時進行信息共享。各行業部門認真履行監測幫扶職責,今年以來堅持定期推送風險信息共2087余條;及時開展擬納入監測對象信息比對,2023年以來對擬納入監測43戶130人比對反饋財政供養、工商注冊、稅費繳納、車輛登記等相關信息1300條,為準確研判納入提供了科學依據。夯實鎮村主體、部門主管責任,堅持實行新納入對象擬定幫扶措施向主管行業部門交辦和定期督導,形成監測幫扶工作閉環,確保監測對象識別精準、幫扶有效。
堅持整改提升“件件落實”。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縣防止返貧監測幫扶工作專班“線上線下”同步推進,不斷整改提升工作質量。建立微信工作群,加強交流指導,實現“問題第一時間反饋,疑問第一時間回應,口徑第一時間統一”。積極開展信息篩查,加強業務指導,今年以來常態化開展數據篩查、電話抽查,訪問農戶1200余戶,發現各類錯誤數據2000余條。深入實地督導,專班人員深入11個鎮39個村現場督導進度、指導業務,反饋整改問題96條。召開集中排查工作調度推進會,組織11個鎮分管領導和業務骨干現場交流工作,相互學習借鑒。通過多措并舉,集中排查發現疑似風險戶21戶、疑似錯誤數據3536條、工作推進短板問題96條,實現動態整改清零,提升了工作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