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柏馳 鄧海洋
“太好了,這個垃圾堆可算清理了,以前都不敢開窗,聞著刺鼻,看著堵心。”看著平利縣供銷社黨員將院內堆積的垃圾一袋袋裝上清運車,城關鎮西城社區居民劉榮春高興地豎起了大拇指。
劉榮春所住的西城社區吉陽樓家屬院為“三無小區”,鄰居劉大娘撿拾的垃圾在院內堆積成山,住戶多次勸阻都不起作用。前些天,劉榮春通過微信服務群向社區反映了該情況,社區立即通知包片共駐共建單位供銷社入戶協調處理。“真沒想到這么快,從反映訴求到垃圾挪窩,只用了3天,效率高!”劉榮春感嘆。
讓劉榮春稱贊的高效率背后,是“群眾點單、社區派單、黨員接單、群眾評單”機制的順暢運行。為提高志愿服務活動的針對性、精準性,該鎮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征集群眾需求。線下,組織社區干部、網格員到包聯網格入戶征集群眾需求,在社區擺放心愿樹收集微心愿;線上,群眾通過在“微心愿”收集小程序、居民服務微信群上反饋需求,撥打社區服務熱線“點單”。
“對收集的群眾需求,由社區核實確認后,按照包聯網格責任劃分,及時分派給共駐共建單位予以辦理,辦結后,我們還會進行電話回訪,詳細登記居民真實評價,作為對共駐共建單位和黨員年度評價打分的依據。從年初推行‘四單’機制至今,群眾已點單1500余次,辦結率達90%。”該鎮包聯城市社區負責人夏東介紹。
據了解,城關鎮建立居民服務微信群71個,組織52名組長、221名網格員入戶收集群眾訴求,根據報到黨員行業優勢和能力特長分類組建志愿服務隊46支,落實群眾點單、社區派單、黨員接單、群眾評單,今年以來,解決群眾煩心事、操心事132件,提供咨詢服務1200余次。“四單”模式已成為該鎮黨員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