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平利縣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 全力推進茶飲產業率先突破,取得了豐碩成果。先后榮獲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茶業百強縣、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全國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等多項榮譽。平利縣通過實踐探索,生動印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巨大理論力量和實踐力量。
抓點示范建園區。該縣落實鎮黨政主要領導抓點示范責任,每年安排專項資金、捆綁相關涉農項目資金、引導支農信貸資金及村集體經濟組織資金支持茶飲產業大發展。壯大主體強龍頭,積極培育國家和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并通過招商引進和技術改造等方式,在茶葉基地鎮建設秦漢古茶、黑茶(茯磚茶)、抹茶、絞股藍精深加工生產線。實施“品牌強農興縣”戰略,努力把秦漢古茶打造成“一帶一路”熱門產品,把“平利女媧茶”“平利絞股藍”和“金陜紅”打造成馳名全國的暢銷產品。積極對接國內外茶葉市場產品質量標準,實施茶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工程,確保產品源頭安全。充分利用各類宣傳媒介,多角度、全方位、系統性宣傳平利茶品牌。搭建線上線下多元化營銷網絡,提高平利茶品牌市場影響力和占有率。加強平利茶產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對秦漢古茶、富硒茯磚茶和絞股藍提取的研究,并制定秦漢古茶、富硒茯磚茶標準。依托長安硒茶小鎮和龍頭旅游新村,大力發展茶鄉民宿客棧,深入挖掘平利茶文化歷史典故和故事,發揮茶文化催化劑作用,推動茶產業蓬勃發展。
通過一系列舉措,全縣茶飲產業基地總面積達25萬畝(絞股藍5萬畝),從業人員超過8.5萬人。發展萬畝以上茶葉基地鎮8個、千畝以上茶葉專業村60個,建成省級茶葉現代農業園區4個、省級標準化茶園20個,培育茶飲業經營主體250多家,其中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1家、省級14家、市級22家。目前,該縣茶飲產業一產產值占全縣農業總產值的40%,二產產值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5%,茶旅融合收入占全縣旅游綜合收入的60%,茶飲產業成為縣域經濟重要支撐,全縣基本實現“人均一畝園、戶均一萬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