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黃小彬
“正陽是個好地方,好山好水出好茶。鄢臺山上傳茶話,云霧深處育精華……”在平利縣正陽鎮鄢家臺村茶山上,茶農們身挎茶簍穿梭在層層疊疊的“茶梯”里,邊采摘新芽邊唱起自編的“花鼓子”。
“采摘鄢臺茶得起早,帶著露水茶葉更好,我們這里海拔高、氣溫低,今年天氣多變、氣溫起伏較大,現在采摘的茶比低海拔地方晚了10來天。我每天能采4斤以上,一斤鮮葉130元。”正在采茶的朱曉燕一邊嫻熟地采摘一邊說道。
茶樹對生態的“挑剔”,注定了鄢家臺村這方山水的不平凡。鄢家臺村平均海拔1300米,周圍群山環繞、空氣清新,常年云霧繚繞,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土壤富含鋅硒等微量元素,良好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為茶樹生長提供了適宜的條件,使得鄢臺茶氨基酸、葉綠素和含氮芳香物質多,較低山茶口感、味道更佳。近年來,該村依托良好的生態資源,堅守“生態、健康”的發展理念,堅持綠色茶、干凈茶,使鄢家臺茶葉在市場上有了名氣,得到了不少愛茶人士廣泛認可。
鄢家臺村以前主要種植稻米,1988年開始在稻田里栽植茶樹,至今已有30余年的栽培、制茶經驗,主要品種為龍井43號,目前全村茶園總面積1200余畝,年產鮮葉32噸,平均畝產創收可達3000元以上,年收益300余萬元,帶動茶農戶均增收1萬余元。
“好的鄢臺茶,要趕在清明期間采出來,此時的芽葉細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最忙的時候,每天都有十幾人在山上采茶,鮮葉采回后還要進行挑選,今年預計能采收優質鄢臺茶1500公斤左右。”鄢臺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鄢代明坦言。
茶產業的發展,不僅給鄢代明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也為周邊群眾增加了收入。茶園管理工作要貫穿全年始終,修剪、施肥、除草、病蟲害防治等都需要人員精細管理,鄢代明每年在這方面就要投入40余萬元。
一年之中的“重頭戲”在4月左右,采茶、制茶、賣茶,在明媚短暫的春天里一氣呵成。
“鄢臺茶從殺青、炒制、揉捻等,每個步驟都講究火候和力度,這樣才能炒出香氣濃郁、口感甘醇、顏色一致的好茶。”高英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高英一邊沖泡新茶一邊說道。為了保證茶葉品質,高英專門聘請村內制茶師傅,力求通過師傅們爐火純青的制茶工藝保留鄢臺茶最原始最天然的味道。
“高英茶業有限公司是正陽鎮黨委政府引進的省級龍頭企業,在鄢家臺村投資建設標準化廠房1000平方米,是我鎮首家集茶葉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產業園區,今年計劃增設夏秋茶生產線,提升茶葉品質,打造鄢臺茶品牌。”駐村工作隊長王梓說道。
近年來,鄢家臺村按照鎮黨委政府“突破茶飲、壯大藥材、穩定畜牧、做優特色”的產業發展思路,將茶葉作為立村之本,通過大力整合茶園、改造荒蕪茶園等方式,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帶動群眾穩定增收,實現了“人均種植一畝茶,戶均增收一萬元”的目標。
茶香富農,茶鄉迷人。“隨手一拍,就是一幅畫,還有茶香縈繞。”來自周邊市縣的買茶客漫步在鄢家臺茶園,對云霧山色映襯的茶園景色贊不絕口。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推進茶旅融合發展,充分挖掘鄢臺茶文化,全方位提供采茶、制茶、品茶的農事體驗活動,依托正陽大草甸、龍洞河瀑布群等景點開發精品旅游線路,吸引游客、留住游客,聚指成拳,不斷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該鎮黨委書記胡德乾說道。